蒙古字学教授
学官名。元置,(1)设于诸路蒙古字学,员额一人,秩正九品。至元六年(公元1269年)二月颁行八思创制的蒙古文字。七月,于诸路置蒙古字学,招收生徒学习蒙古文字。八年(公元1271年)又规定学生员额上路三十人,下路二十五人。诸路蒙古官员子弟均可入学,生徒可免除本身差役,学习期限二至三年,期满考试中选者酌授官职。回回、畏兀、党项人愿入学者,不在额设之数。(2)蒙古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之下,一般均辖有教官二名,一为蒙古字学教授,一为儒学教授。
学官名。元置,(1)设于诸路蒙古字学,员额一人,秩正九品。至元六年(公元1269年)二月颁行八思创制的蒙古文字。七月,于诸路置蒙古字学,招收生徒学习蒙古文字。八年(公元1271年)又规定学生员额上路三十人,下路二十五人。诸路蒙古官员子弟均可入学,生徒可免除本身差役,学习期限二至三年,期满考试中选者酌授官职。回回、畏兀、党项人愿入学者,不在额设之数。(2)蒙古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之下,一般均辖有教官二名,一为蒙古字学教授,一为儒学教授。
即“御正下大夫”。官名。见“御正上大夫、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永安是东汉时皇宫北宫东北另一小宫之名,有园观,在钩盾令之下设永安丞以掌管之。
官名。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。掌理头目争讼。叶尔羌设一人,秩五品。
官署名 清朝太常寺所属机构。掌坛庙之修整、扫除事。由堂官酌委寺丞、博士、典簿、赞礼郎、读祝官等管理,无定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裁。
工部之别称。古者有兴作,必于冬季农隙时,故名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清商署令之副,与令共掌清商乐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》。官名。见“太乐令丞”。
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于各王府置,以辅导诸主,设左、右相各一人,正二品。十三年罢。
官名合称。指“太子旅贲中郎将”、“太子冗从仆射”。
三国两晋南北朝尚书省度支曹长官通称。亦称度支郎中,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。隶度支尚书。魏、晋、宋六品,梁五班,陈四品、六百石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郎中为五品上,郎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
杂任职名。唐置于京县或畿县,其职掌相当于州的司功参军事。参见“司功参军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