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禁兵军士的通称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孙策置。《三国志·孙讨逆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策遣奉正都尉刘由、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帅军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
官名。明置为行人司副长官,左、右各一人,从七品,协司正掌司事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之统帅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将、佐。
官名,金朝置。从六品,掌修合发卖汤药。其佐官直长,正八品;都监,正九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纳奏文案。见《魏书·范绍传》。
武官名。金承安二年(公元1197年)签弩手千人, 置威捷军, 属拱卫直使司。泰和四年(公元1204年)以之备边事。设官有钤辖,正六品;都辖,从九品。
蒙古语,意为“符验”、“证件”,元朝泛指各种文符证件。
官名。宋设此加官,散官无职事;而地位高于正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检校官》。
官库名。见“西染色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