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读祝官

读祝官

官名。清朝太常寺之属官。顺治元年(1644)设。初只四人,后屡增至十二人,宗室一人,满洲十一人。初制五品,康熙九年(1670)改为正九品,寻改为视出身为差。乾隆元年(1736),改定以六品冠带食七品俸。掌鸡赞礼仪,并酌派恭请神牌、司爵帛香烛、安炉盖及安拜牌拜褥等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太常寺并隶礼部,遂裁。又,盛京礼部置,满洲八人。掌祭祀之仪。


官名。掌祭祀时读祝文(祭文)及迎神送神。周为太祝,汉为太祝令丞,唐也称太祝,清改称读祝官,专以满人担任,原属礼部,康熙十年改属太常寺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礼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辅正

    官名,三国吴置,掌辅佐太子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登传》:“黄龙元年,权称尊号,立为皇太子,以(诸葛)恪为左辅,(张)休为右弼,(顾)谭为辅正。”

  • 父师

    官名。同“太师”。《尚书·商书·微子》:“微子若曰: ‘父师、少师、殷其弗或乱正四方。’”参见“太师”。即太师。《尚书微子》:“微子若曰:父师少师。”传:“父师:太师。”

  • 枢副

    枢密副使简称。

  • 筮占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太卜下大夫筮占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左右直长

    官名。北魏、南齐、北齐均置。北齐属门下省领左右局,协助领左右掌禁中诸事。员四人,从五品上。

  • 赐品服

   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。明代有此制,《明史》卷一七一记天顺年间霍瑄为工部左侍郎,“赐二品服”。

  • 四帐都详稳

    官名。见“四帐都详稳司”。

  • 典角帽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制造冠帽。员额四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右户曹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度支尚书所属有右户曹,“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大礼五使

    官名合称。五代、宋朝皇帝亲行祭祀、大礼时临时设置,事讫则罢。唐穆宗长庆(821—824)以后,设礼仪使,以太常卿为之,大礼使以御史中丞为之。哀宗时又设仪仗使。五代后梁以河南尹为大礼使,另置礼仪使、仪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