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

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
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五代与宋设置,属贤良忠直类,本为汉代察举科目之一。唐于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诏举, 姜公辅等四人及第;贞元元年(公元785年)诏举,韦执谊等十四人及第; 贞元四年(公元788年)诏举, 崔元翰等十五人及第; 贞元十年(公元794年)诏举,裴垍等十四人及第;元和三年(公元808年)诏举,牛僧孺等十一人及第;长庆元年(公元821年)诏举, 庞严等十一人及第; 宝历元年(公元828年)诏举,唐伸等十六人及第;太和二年(公元828年)诏举,李郃等十九人及第。五代后周世宗时及宋初太祖至仁宗时均有此科,不论前资、现任职官或黄衣草泽之士均许应诏对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制军

    清朝总督之俗称。清代尊称总督为制军,因其有节制文武各官之权,故称。参看“总督”条。

  • 县僧正

    僧官名。元置,见“僧正”。

  • 中谒者仆射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由宦者充任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五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从八品上。北齐时属中侍中省,员二人。负责宗亲谒见时的通报、引入等事务,从八品上。官名,即中书谒者仆射,汉武帝置,

  • 喻寒波充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小整事,与整事大相、副整事等共任国事。

  • 州左户掾史

    州分职吏名。北齐上上州在户曹掾、史之外,又有左户掾、史,其与户曹掾、史如何分工则不详。参见“州户曹掾史”。

  • 大理评

    官名。评亦作平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末魏建国初置,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 改为廷尉评。北魏置。北齐置为大理寺属官,一员,正六品。隋朝沿置,正六品下,掌审核刑狱,文帝开皇三年(583)罢。

  • 察访

    战国时国君考核官吏的方式之一。由国君派出使者,察访官吏善恶。如齐威王时就曾派官员前往鲁地调查了解阿大夫和即墨大夫的职守。

  • 官事

    官员之任务、公事。《论语·八佾》: “官事不摄。”《孟子·告子》: “官事无摄。”

  • 传谕

    清朝“寄信”(“廷寄”)的一种形式。详见“廷寄”。

  • 卜士

    官名。卜人中之为士者。春秋鲁国有此官,掌太子出世时抱负之礼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 “九月丁卯,子同生。以大子生之礼举之,接以大牢,卜士负之,士妻食之,公与文姜、宗妇命之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 “国君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