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车驾清吏司

车驾清吏司

官署名。简称车驾司。明清兵部四司之一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驾部设。置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三人。掌理卤簿、仪仗、禁卫、驿传、厩牧之事。洪熙元年(1425),南京兵部亦置,设官略同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。设郎中宗室、满、汉各一人,员外郎宗室、蒙古各一人,满洲二人,主事满、汉各一人以及笔帖式、经承若干人。掌理全国马政及传递文书事务。下设驿传科、脚力科、马政科、马档房、递送科等机构,分办司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兵部改为陆军部,遂裁。


官署名。车驾清吏司,简称车驾司。明朝时设此官署,属兵部。掌管鹵簿、仪仗、禁卫、译传、厩牧等事。其长官为车驾司郎中,属官有车驾司员外郎、车驾司主事等。清朝沿用明制,也设此司,掌管驿传、邮符及牧马之政,其官员有:车驾司郎中,满族三人,汉族一人;车驾司员外郎,满族二人,蒙古族一人;车驾司主事满族一人,汉族一人。清朝末年废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兵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矩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见《丰尊铭》。职掌不详。

  • 转官

    宋代称京朝官递迁之法为转官,与选人递迁之法称循资相对应。

  • 刻期百户所

    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。洪武二年 (1369) 始置,选能疾行者二百人,以百户领之,负责传递军情。

  • 左牧令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斛斯椿传》: “父敦,肃宗时为左牧令。”

  • 县尹兼河防官

    官名。元置,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载:“至元三年(公元1266年)七月六日都水监言:‘运河二千余里,漕公私物货,为利甚大。自兵兴以来,失于修治。……’部议以滨河州县佐贰之官兼河防事,于各地分巡视,如有阙破

  • 右名曹郎中

    宋朝兵部、刑部、工部郎中统称。北宋前期,左曹郎中带待制以上职者转右名曹郎中,再转为左名曹郎中,仍隔一资超转。

  • 收发稽察处

    清末度支部的内部机构。由原户部司务厅及督催所改设,隶承政厅。掌收发京内外各项公文函件,督催各司办理文件和查核销号事,并管理本部一切杂项事务。设员外郎一人,主事二人。处内分置京文股、外文股、督催股、庶务

  • 云南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云南清吏司”。

  • 大傅

    官名。同“太傅”。周朝置。君王及太子的教导官。详“太傅”。官名,即“太傅”,大与太通。西汉时南越置,掌导王以善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即因使者上书,请比内诸侯,三岁以朝,除边关。于是天子许之,赐其丞相

  • 正员

    官制术语。指正式编制以内的官员。参见“员外”。唐制,正额以内的官员称为正员,其俸给依规定数支给。参见“员外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