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官
宋代称京朝官递迁之法为转官,与选人递迁之法称循资相对应。
宋代称京朝官递迁之法为转官,与选人递迁之法称循资相对应。
宋代高中级官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的奏状,即“京削”,见该条。
西汉时匈奴王名。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》:“得单于单桓、酋涂王,及相国、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。”
周朝官府处理事务的程式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 “五曰官成,以经邦治。”郑玄注: “官成,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。”
官名。简称理刑司员外郎。清朝理藩院理刑清吏司副长官,佐郎中掌司事,设满洲二人,蒙古四人。
汉代将军僚属。员额各一人,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》说:“总知营事。”
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宫令,正八品;宫丞,正九品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制造兵器、铁器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晋及南朝时称太常所居官署为太常府。
官名。春秋时期卿大夫家臣之长。《国语·晋语曰》: “官宰食加。”
①即“虎贲”。唐朝人修史书时,因避讳改(见虎贲条)。②“武贲中郎将”(即虎贲中郎将)的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