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员名。元代于吏部置,员额五人,掌缮写之事。
参见“小载师下大夫”。
爵名。北魏中期置,位第十一等,低于男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从五品。爵位名。北魏始置,秩从五品,地位在开国县男之下。
农官名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·祁典·稷神》:“《春秋左氏传》有烈山氏之子曰柱,能殖百谷蔬果,故立以为稷正也。周弃亦以为稷正也。”
南宋临安府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。参见“临安府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凌人下士二人,掌理藏冰出冰的政令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掌冰中士,正二命;掌冰下士。正一命。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。
见“十壮将军”。官名。南朝梁代有此将军,为十二班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
即“寄资”。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,即“寄资”,见该条。
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置于贵州省一人,广西省二人,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。
1、泛指侍从皇帝皇后左右的官员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霍皇后传》:“皇后舆驾侍从甚盛,赏赐官署以万计。”2、宋朝称翰林学士、给事中、六尚书、侍郎为侍从;中书舍人、左右史以下为小侍从;外官带诸阁学士待制名号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