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邮政司

邮政司

官署名。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掌全国邮政,凡邮递方法、邮便汇兑、邮便包裹、邮票款式及邮盟条约均属之。置郎中二人,员外郎二人,主事五人等。


官署名。(1) 清末置,属邮传部。掌全国邮政。凡一切邮递方法,邮便汇兑、邮便包裹、邮票款式、邮盟条约等有关邮政各事,均为其所掌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二人,主事四人,七品小京官二人,八、九品录事无固定员额。(2)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属交通部。以司长为主官,司内分设总务、经画、通埠、文牍四科,各设科长、科员。北洋政府沿置,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掌下列事项:一、邮件;二、邮便汇兑、邮便储金;三、驿站、台站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佥事、主事、分理司事。次年改为邮传局,职掌有所变动。参见“邮传局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至尊

    皇帝的称谓。张衡《东京赋》有“降至尊以训恭”之句,李善注:“至尊,天子也。”杜甫诗《诸将五首》之二:“独使至尊忧社稷,诸君何以答昇平?”

  • 中尚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 (713—741) 间置于中尚署,掌以检校进奉杂作,多以少府监及诸司五品以上官为之。昭宗天祐元年 (904)停。官名。唐开元以后于中尚署令之外,另设中尚使,以检校进奉杂作,多以少府

  • 同详议官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置,为礼制局属官,掌讨论宫室、车服、器用、冠婚、丧祭制度沿革。宣和二年(1120)罢。

  • 殿中寺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大令、少令。

  • 大承天护圣营缮提点所

    见“护圣营缮司”。

  • 清野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 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。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北齐亦置,九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正九品上。

  • 安徽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刑部所属安徽清吏司长官。简称安徽司郎中。雍正十二年(1734)设。满、汉各一人,正五品。掌司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刑部改为法部,遂裁。

  • 御正

    官名。① 西周置,主管周王室车马驾御之事。《御正卫簋铭》:“懋父赏御正卫马匹自王。”《御正良爵铭》:“今太保赏御正良贝。”②西魏、北周时“御正中大夫”的省称。官名。北周置,掌王言,位上大夫。《北史·卢

  • 左少监

    官名。明初内府神宫监、尚宝监、内官监等以监为名的宦官衙门皆置,各一人,从四品。后渐革。

  • 障候

    官名,汉置,掌巡防守候障塞。《汉书·孙宝传》:“上乃顺指下宝狱,尚书仆射唐林争之,上以林朋党比周,左迁敦煌鱼泽障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