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部署

都部署

官名。北宋初置,为一方军事统帅,掌军旅屯戍、攻防等事务。后避英宗赵曙名讳,政称都总管。辽朝有兵马都部署,属北面边防官。


官名。五代时后唐设此官,为战时指挥部分军队的指挥官。宋初沿袭后唐制度,后来在接近辽、夏的地方设置,为掌管屯戍守卫事务的地方军事长官。辽代北大王院,有北院都部署司,掌管北院部族军民之事,其长官为北院都部署、北院副都部署;南大王院也有此官,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;北面宫官中,诸行宫都部署院、都部署司、十二宫都设都部署、均掌本院、司、行宫事务或军民事务;北面边防官中,有兵马都部署,掌兵马事。见《辽史·百官一、二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北路巡检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分掌西北、西南二招讨之地。

  • 二千石

    官秩等级,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准,故以“石”名之。汉朝二千石为中央政府机构的太子太博、太子少傅、将作大匠、詹事、水衡都尉、内史等列卿,及州牧郡守、诸侯王国相一级官员。月俸谷百二十斛,一年得谷一千四百四十

  • 点验委员会

    军政部所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于抗日战争后期利用军事参议院人员设立点验委员会,分派人员组成点验组,分赴各军、师点验士兵人数,考核补给和兵役等情况。

  • 主射左右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右内率府所统备身左右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,唐朝复名备身左右。参见“备身左右”。

  • 南京卫

    明朝于南京设四十九卫,负责南京防务。其中三十二卫分隶南京五军都督府,十七卫为亲军卫。俱听南京中军都督府节制,领所共一百一十八。各卫设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等,与北京卫同。但永乐十八年(1420)后

  • 县司寇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县的属官,掌司法。

  • 银字圆牌

    见“牌符”。

  • 春官府

    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与天官、地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府合称六府。以大宗伯卿为长官,设小宗伯上大夫、春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,掌制订国家各项礼仪,主持祭祀仪式,守护宗庙陵墓,撰写皇帝诏

  • 太子勋卫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太子左、右卫率府所属勋府长官,统领勋府卫士,侍卫太子。

  • 刑部郎中

    官名。①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始置为刑部头司长官,二人,从五品上。掌司法及审覆大理寺与州府刑狱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刑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名。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再改秋官郎中,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