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镇东将军

镇东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时置,张济、曹操、刘备皆曾任之。三国魏时与镇西、镇南、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,多授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,二品。位在征东将军下,一般不与征东将军并置。蜀、吴亦置。晋朝定为三品,如为持节都督,则进为二品。十六国汉、前燕、前秦、大夏沿置。南朝宋沿晋制。梁、陈列为八镇将军之一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,普通六年(525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。陈拟二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一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。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二品。麴氏高昌国亦置。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献帝年间,张济、曹操、刘备都曾任此将军。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(初平三年)九月,李傕自为车骑将军,郭汜后将军,樊稠右将军,张济镇东将军。”“(建安元年)辛亥,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,录尚书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(建安元年)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,夏六月,迁镇东将军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。”三国魏时,与镇西、镇南、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,各出镇一方。蜀、吴也置四镇将军。其后,南北朝等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弥院

    官署名。又称封印院。宋朝贡院所属机构。掌贡举考试封弥之事。太宗淳化三年(992) 始行构弥(即糊名)考校法。真宗景德四年(1007),始置封印院,设监门官,封印举人卷首,用“奉使印”。仁宗天圣七年(1

  • 诰命

    ①皇帝发布的命令。②明清专指皇帝封赠官员及其曾祖父母、祖父母、父母、妻的命令,又称官诰。凡官吏应予封典,依其品秩以给五品以上者。五品以下称敕命。官员革职,追夺所领诰敕。③诰命夫人的俗称。亦泛指受封的妇

  • 台垒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军制司所属七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要塞砲兵、工兵军士以下之补充,要塞砲兵、工兵之常备、续备、后备官兵之册籍,并勘查建筑台垒,划分台垒区域。置科长、科员、录事。

  • 春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改定内官时,与女酒、女食等视五品。

  • 禀假掾史

    官名。东汉大将军营部职吏。《续汉书·百官志: “禀假掾史,主禀假禁司。”官名,汉置,属将军府,掌禀假禁司。禀(廪):赐人或供给以谷,也指俸给。假:贷、给与。禀假:俸给和借贷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·将军》

  • 治书御史

    即“治书侍御史”。

  • 有事

    周朝执事官吏通称。《利簋铭》:“锡有事利金。”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“文王诰教小子、有正、有事,无彝酒。”

  • 兵部员外郎

    官名。①兵部头司兵部司次官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 始置一员,掌本曹籍帐,侍郎缺则代理曹事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罢,后又置兵曹承务郎行其职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 复旧,置二员,一掌武官贡举及

  • 朝聘

    ①诸侯定期朝见天子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于天子也,比年一小聘,三年一大聘,五年一朝。”②春秋时期诸侯小国定期朝见称霸的大国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公如晋朝,且听朝聘之数。”

  • 节度副大使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(727) 以亲王遥领节度使,而以在军主持事务者称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