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长乐少府

长乐少府

官名。西汉平帝元始四年(后4)改长信少府置,秩二千石。掌皇太后宫中事务。东汉因之,不常置,皇太后卒即省,位在大长秋上,其职吏皆宦者。三国蜀亦置。


官名。汉置,职如长秋,掌太后宫、宣太后令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:“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,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,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长乐少府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其中长信、长乐宫者,置少府一人,职如长秋,及余吏皆以宫名为号,员数秩次如中宫。本注曰:帝祖母称长信宫,故有长信少府,长乐少府,位在长秋上,及职吏皆宦者,秩次如中宫。长乐又有卫尉,仆为太仆,皆二千石,在少府上。其崩则省,不常置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牧司

    官名,掌管民政。《宋书·州郡志一》:“自夷狄乱华,司、冀、雍、涼、青、并、兗、豫、幽、平诸州一时沦没,遗民南渡,并侨置牧司,非旧土也。”

  • 户部总科郎中

    官名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置,二人。十三年罢。

  • 户曹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 置。见“户曹清吏司”。

  • 解头

    唐代科举之制,称解试第一名为解头。

  • 督爽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总“爽”(省)之官。

  • 下军

    春秋时的军队建制。见“三军将佐”。

  • 支掌

    宋朝观察支使与节度掌书记合称。

  • 大王

    1、王名。商、周时国君称王,如纣王、幽王、文王、武王等。战国时诸侯国国君称王,如秦王、赵王、魏王、韩王、楚王、齐王等。到秦末楚汉相争时,臣下对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皆称大王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沛公

  • 铸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铸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  • 征远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陈沿之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,与轻东将军同班,代旧辅国将军,大通三年(529) 降入宁远将军班,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。陈定为拟五品,比秩千石。如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