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阿思哈尼哈番

阿思哈尼哈番

爵名。清初九等世爵之第五等。乾隆元年 (1736) 定汉文名为“”。分为四等,叙正二品,不加美名。参见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使

    官名。参见 “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掌谒司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(1294)由典宝署改立,秩从五品,隶徽政院。成宗元贞元年(1295)升正四品,设官四员。大德十一年(1307)升正三品。置司卿、少卿各四员,丞二员。英宗至治三年(1233)

  • 密保

    清代保荐官员的一种方式。京外大臣推荐有才能的人,或叙录有功劳的官员,请求以某项官职任用或加以某项荣典,奏报以后,交吏部审议,称为“明保”。如有特殊才能,请破格录用的,称为“密保”,一般交军机处存记,于

  • 二千石

    官秩等级,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准,故以“石”名之。汉朝二千石为中央政府机构的太子太博、太子少傅、将作大匠、詹事、水衡都尉、内史等列卿,及州牧郡守、诸侯王国相一级官员。月俸谷百二十斛,一年得谷一千四百四十

  • 右工师

    工官。战国楚置。主持器物制造。

  • 太子陵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。

  • 礼生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太常寺及太常礼院各置礼生三十五人,掌习执仪行事。宋置于太常礼院,礼生补正名后,六选出簿、尉。

  • 主管大内公事

    女官名。南宋初置,掌知尚书内省事。

  • 翼汉大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刘永传》:“永遣使拜宪翼汉大将军,步辅汉大将军。”

  • 巡按七察

    明制,派御史巡按地方,其职任有七,称为巡按七察。其内容为:“雪冤狱,清军役、正官风、劾官奸、清属吏、正法犯、肃盗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