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领军府

领军府

官署名。即领军将军(中领军)的官府。东汉末、三国魏即置领军将军,统禁军,护卫皇帝宫禁。虽置僚属,但未正式建府。晋、南朝、北魏沿之。北齐时正式置府、以领军将军或中领军一员为长官,掌禁卫宫掖,主朱华阁外的禁卫官,舆驾出入时,督摄仗卫。设有长史、司马等掌府务。又领左右卫、领左右等府。北齐文宣帝天保(550—559)中置领军大将军,位在领军将军之上。北齐后主武平二年(578),罢京畿大都督府,将其职权并入领军府。隋初置左、右领军府,各掌十二军籍帐、差科、辞讼之事,不置将军,以长史、司马统府务,下设掾属及诸曹参军,又置明法,隶于法司,掌律令轻重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官署名。三国魏置领军,掌禁卫军。领军资深者称领军将军,虽未正式建府,但已置僚属。晋、南朝、北魏皆沿其制。至北齐。正式名府。《隋书·百官中·领军府》:“领军府,将军一人,掌禁卫宫掖。朱华阁外,凡禁卫官,皆主之。舆驾出入,督摄仗卫……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、釐其府事。”隋置左右领军府。《隋书·百官下·左右领军府》:“左右领军府,各掌十二军籍帐、差科、辞讼之事。不置将军,唯有长史、司马、掾属及录事,功、仓、户、骑、兵等曹参军,法、铠等曹行参军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告归

    战国时期官吏告假还乡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商尹告归。”官吏请假回家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亭长时,常告归之田。”

  • 六军诸卫副使

    武官名。后唐置。为判六军诸卫事的副职, 《资治通鉴·后唐纪四》记天成二年(公元927年)“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。”

  • 左右小武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左右武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方宪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方宪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太子太傅丞

    官名。太子太傅属官,两晋、南朝皆置。晋、宋七品,梁五班,陈七品、六百石。

  • 门大夫

    ①官名。春秋晋国置,掌宫门警卫、通谒等事。见《说苑·正谏》。西汉置为列侯家臣,亦掌门卫、通谒。东汉省。②“太子门大夫”省称。官名,俸六百石。西汉时太子和列侯均有门大夫。太子门大夫掌管东宫之门,列侯门大

  • 参军

    官名。亦作“参军事”。东汉末车骑将军幕府置为僚属,掌参谋军务。曹操为丞相时,总揽军政,其僚属常有参丞相军事之名,职任颇重。西晋公以上领兵持节都督者,置参军六人,协助治理府事。东晋公府等所设僚属诸曹置,

  • 左羽林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 西魏、 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羽林率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储才馆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外务部直辖机构。光绪二十二年(1906)设。掌训练、储备、调配外交人员。辖办事厅、调查翻译处、评议撰拟处、编辑处、讲堂、图书室、阅报室等。置提调、帮提调、文案、支应、庶务、讲员各一员,书记

  • 俱足

    西夏职官封号。授与上品官,与大国王同级,称为文武法竟孝种口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