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政
①指日月五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北斗七星,所谓旋、玑、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马融注《尚书》:“七政者,北斗七星,各有所主:第一曰正日;第二曰主月法;第三曰命火,谓荧惑也;第四曰煞土,谓填星也;第五曰伐水,谓辰星也;第六曰危木,谓岁星也;第七曰剽金,谓太白也。日、月、五星各异,故曰七政。”②指七种事物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七政,谓春、秋、冬、夏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,所以为政也。”
①指日月五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北斗七星,所谓旋、玑、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马融注《尚书》:“七政者,北斗七星,各有所主:第一曰正日;第二曰主月法;第三曰命火,谓荧惑也;第四曰煞土,谓填星也;第五曰伐水,谓辰星也;第六曰危木,谓岁星也;第七曰剽金,谓太白也。日、月、五星各异,故曰七政。”②指七种事物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七政,谓春、秋、冬、夏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,所以为政也。”
东汉马援制定的标准马式。两汉时相马术大为发展,出现了马式。西汉武帝时,有“善相马者东门京,铸作铜马法献之”。东汉马援又综合各家相法之长铸成铜马于洛阳宫中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说,东汉时善相者有西河子舆、
清内蒙古部名。明内喀尔喀五部之一。天聪二年(1628)归附后金。顺治五年(1648)设左右两旗,隶昭乌达盟。嘉庆间两旗各有佐领十六。牧地约当今内蒙古扎鲁特旗。
隋大业五年(609)以吐谷浑赤水城、曼头城等地置。治赤水城(即今青海兴海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于今青海玛多县以东、共和县以南、玛沁县以北及河南县以西地。隋末复为吐谷浑所据,郡废。
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置于平越卫(清康熙改县,为府治,即今福泉市)。辖境相当于今贵州福泉、黄平、瓮安、余庆、湄潭、凯里等市、县。属贵州省。清嘉庆三年(1798),改为平越州。
清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字玉映,号映然子。明侍郎王思任女,诸生丁肇圣妻。博学,工诗文,善书画,长于花草,疏落苍秀。顺治中欲仿汉代曹大家故事,令入宫中,教诸妃公主,力辞不受。年八十余卒。著有《吟红集》。
书名。近人罗振玉撰。一卷。自劳经原《唐折冲府考》问世后,折冲府名于石刻及隋唐兵符中又续有发现,罗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补录,对劳书错误处亦加校正。又《唐志》所载诸府,凡劳氏考注未详者也特作考证。是书补折冲
清代参局发给采参商民进山采挖人参凭证。清初只准八旗人户入山采参,不许商民染指。雍正元年(1723)始令旗、民领票采挖。信票一张或交上用参二两五钱,征银十二两;或免交上用参,征银六两。次年议准,信票一张
①(730—791)唐奚族人,本名阿劳。乙失活酋帅后裔。父名谧,开元中归唐。善骑射。与王武俊齐名。天宝末,为安禄山偏将,充叛军先锋。乱平归唐,属李宝臣帐下。上元中,累功迁金吾卫将军,赐名孝忠。统易州诸
官署名。(1)辽代置,为南京道(治今北京市)军政长官,权任极重。(2)北宋置,为南京(今河南商丘南)留监司长官,以知应天府兼任。掌宫钥及京城守卫、弹压、修葺之事,畿内钱谷、兵民之事皆总之。
1043—1122北宋蜀州新津(今属四川)人,字天觉,号无尽居士。治平进士。熙宁中以章惇荐,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,擢监察御史里行。坐事责监荆南商税。元丰中,又因为婿请托,责监鄂州汉川镇酒税。哲宗即位,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