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中书通事舍人

中书通事舍人

见“中书舍人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满清二百年来失地记

    书名。近人陈沂撰。陈氏为早期同盟会员,尝主《中国日报》笔政。为唤起民众民族爱国思想,推翻清王朝统治,将满族入关以来丧地辱国诸史事,摭成此编。刊本原题“上卷”,下卷未见。分《满洲祖地之捐弃》、《沿海之割

  • 广川书跋

    书名。宋董逌撰。十卷。前四卷基本为古代铜器题跋,后六卷大多为汉、唐以来碑刻、法帖题跋。收录丰富,评论考证亦较精。

  • 测地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军咨处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掌陆路测量绘图,以及测量人员之教育。设司长一人,承发官一人。辖三角、地形、制图三科。宣统元年(1909),改称第四厅。

  • 西域考古录

    书名。清俞浩撰。十八卷。考究清代兰州以西的西宁、凉州、甘州、肃州、安西、镇西、迪化、伊犁、哈萨克部诸地今古地名、山川形势等的专著。资料多采自历代地理志及《西域图志》、《西域闻见录》、《喀尔喀使记》、《

  • 刘桢

    ①(?—217)东汉末东平宁阳(今山东东平东)人,字公干。少以才学知名。建安中,为曹操丞相掾属,又曾为平原侯曹植庶子。曹丕曾请文学之士酒宴,命夫人甄氏出拜,座中众人咸伏,而桢独平视,被操罚输作部,使磨

  • 幞头

    古代包头软巾。因用全幅皂绢向后幞发,逐日裹之,称为幅巾,俗称幞头。北周时,武帝为便于武事,裁出四脚,即四带。二带系脑后垂之,又二带反系头上,曲折附顶,故亦称折上巾。初为军旅所服,后贵至皇帝,下至庶人皆

  • 王觌

    北宋泰州如皋(今属江苏)人,字明叟。举进士。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,历润州推官、颍昌府签书判官。因事免,家居数年,起为太仆寺丞,徙太常。哲宗即位,累上数十章劾新党蔡確、章惇等,请尽罢青苗法,惟采掇

  • 花甲忆记

    书名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撰。赵受恒译。一册。清宣统二年(1910)成书。共十二章。自述道光三十年(1850)以来在中华六十年间的传教和其他活动经过,涉及近代史事甚多,记戊戌变法、义和团运动事尤详。有宣统

  • 梓宫

    皇帝所用之棺椁。以梓木为之,故名。太皇太后、皇太后亦得用之。汉代或赐重臣以示殊宠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光死赐梓宫,“皆如乘舆制度”。颜师古注:“以梓木为之,亲身之棺也。为天子制,故亦称梓宫。”

  • 左军巡使

    官名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置,掌京都巡警之事。北宋于开封府、河南府、应天府置,与右军巡使分掌本府争斗及推鞫之事,正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