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民国宪政党
清末民初政团。宣统三年十月十四日(1911.12.4),由李平书、殷汝骥等倡议,伍廷芳、唐文治赞助,在上海组织中华民国宪法预备会,以博采民国宪法,确定中华共和政体为宗旨,发刊《共和宪政杂志》。十一月十日(12.29)召开中华共和宪政会成立大会,李平书、伍廷芳任正副长。1912年3月24日更名中华民国宪政党,伍、李分任正副领袖。
清末民初政团。宣统三年十月十四日(1911.12.4),由李平书、殷汝骥等倡议,伍廷芳、唐文治赞助,在上海组织中华民国宪法预备会,以博采民国宪法,确定中华共和政体为宗旨,发刊《共和宪政杂志》。十一月十日(12.29)召开中华共和宪政会成立大会,李平书、伍廷芳任正副长。1912年3月24日更名中华民国宪政党,伍、李分任正副领袖。
①明代官府采买制度,原由官府按铺商行业编为排甲,轮流办理。后因铺商不堪赔累,改为征银在官。每遇衙门办料,由官府直接召商采买。②明代征取上供物料制度。凡所征非其地所产,则发给价钞或折以税粮,令民收买上纳
又译翁衮都喇尔等。明代蒙古汗卜赤第三子,打来孙之弟。乌珠穆沁部之祖。
?—1462明山东邹平人。永乐时为皇太孙朱瞻基嫔。宣宗即位,进贵妃。有宠,取宫人子养为己子,是为英宗。宣德三年(1428)立为皇后。正统时尊为皇太后,景泰末预闻英宗复辟。卒谥孝恭,葬景陵。
即“打捕户”。
官名。汉代郡守属吏,职掌水利。东汉河南尹员吏,即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,秩皆百石。
亦作青羊观、青羊肆。道教名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。汉扬雄《蜀王本纪》:“老子为关令尹喜著《道德经》,临别曰:‘子行道千日后,于成都郡青羊肆寻吾’”,故名。明初蜀王重建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“诡开科取士
一名淮堰。南朝梁天监中,武帝欲壅塞淮水以灌魏寿阳(今安徽寿县),筑堰南起浮山(今五河县东浮山,北临淮河),北抵巉石山(在浮山对岸,今潼河山)。天监十三年(514)冬,发军民二十万,从两岸起筑,因淮流湍
科举考试的场所。如同称“考场”。李觏《送王都曹》诗:“高文健笔科场手,白发青衫宦路人。”又作为科举制代称,如称“科场条例”、“科场案”、“科场称谓”。《宋史·选举一》:“太宗即位,思振淹滞,谓侍臣曰:
或作巵。古代酒器。(1)角制酒器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。”应劭曰:卮,“饮酒礼器也,古以角作,受四升。古卮字作觝。”《庄子·杂篇·寓言》:“卮言日出。”郭象注:“夫卮,满则倾,空则
“漪”一作“猗”。明代江南名园。在上海市南翔镇,明嘉靖年间镇人闵士籍所建。由著名竹刻盆景艺术家朱三松设计。占地四十余亩。以戏鹅池为中心。建画舫、浮筠阁、竹枝山、小松岗、白鹤亭,外层又建微音阁、南厅、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