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五湖

五湖

①《周礼·职方》扬州:“其泽薮曰具区”,“其浸五湖”,《国语·越语》:越伐吴,“战于五湖”,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于吴,则通三江、五湖。”历来注家对五湖解释不一:(1)即太湖。韦昭云:“湖名耳,实一湖,今太湖是也”(裴骃《史记·集解》引)。虞翻云:“太湖有五道,故谓之五湖”(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李贤注引)。(2)太湖及其附近四湖,或与太湖相通的五个湖湾。韦昭《三吴郡国志》:“太湖边有游湖、莫湖、胥湖、贡湖,就太湖为五湖”,又“胥湖、蠡湖、洮湖、滆湖,就太湖为五湖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)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:“谓长荡湖、太湖、射湖、贵湖、滆湖也。”李贤云:“滆湖、洮湖、射湖、贵湖及太湖为五湖,并太湖之小支,俱连太湖,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”(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)。张守节《史记·正义》:“菱湖、游湖、莫湖、贡湖、胥湖,皆太湖东岸,五湾为五湖,盖古时应别,今并相连。”②五个大湖的总称。司马贞《史记·索隐》:“郭璞《江赋》云,具区、洮滆、彭蠡、青草、洞庭是也。”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列举五湖有“太湖、射阳、青草、丹阳、宫亭”。按《周礼·职方》具区和五湖并举,具区即太湖,可见五湖不是太湖,也不能包括太湖在内。从《国语·越语》和《史记·河渠书》考之,当泛指太湖流域一带所有湖泊。“五”系虚数,意即众多湖泊,可包括太湖,也可不包括太湖。近代一般以洞庭、鄱阳、太湖、巢湖、洪泽为五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支郡

    ①西汉初诸侯王国所辖的郡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迁为御史大夫,请诸侯之罪过,削其支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支郡,在国之四边者也。”②唐、五代、辽藩(节)镇所辖的州或郡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四年(819)夏,

  • 信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信州为路。属江浙行省。治所、辖境同信州。二十九年以所属铅山县为州,直隶江浙行省,辖境缩小。至正二十年(1360)朱元璋改为广信府。

  • 王立

    ?—3西汉魏郡元城(今河北大名东)人,字子叔。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。成帝建始元年(前32)赐爵关内侯。河平二年(前27),与兄谭等五人同日受封,为红阳侯。性骄奢,父子藏匿奸猾亡命,宾客为群盗。永始二年(

  • 民曹尚书

    官名。西汉成帝时置,属尚书令,为四曹尚书(一说五曹)之一。东汉沿置,为六曹之一,秩六百石。其职掌说法不一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曰:“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。”刘昭注引蔡质《汉旧仪》则称:“典缮治功作,

  • 寄附铺

    唐时收费代客寄售货物之店铺,犹后世之寄售行。《太平广记·霍小玉传》:“往往私令侍婢潜卖箧中服玩之物,多托于西市寄附铺侯景先家货卖。”

  • 柳中县

    唐贞观十四年(640)置。治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。属西州。贞元中地入吐蕃废。

  • 陈金绶

    ?—1856清四川岳池人。行伍出身。累迁至总兵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)擢直隶提督。咸丰三年(1853)随琦善镇压太平军,率部为先锋。江北大营建立后,为帮办军务。六年太平军进攻江北大营望风而逃,受劾。

  • 铜锣峡

    在今重庆市区东。因悬崖临长江,下有圆石如铜锣状而名。明初平蜀,廖永忠引舟师至铜锣峡,明升出降,即此。

  • 葛洪

    ①(约284—364)晋丹阳句容(今属江苏)人,字稚川,号抱朴子。博览群书,尤好神仙导养之术,从郑隐受炼丹术。曾同吴兴太守顾秘等镇压石冰领导的农民军,受封伏波将军。后流徙广州,师事鲍玄,服食养性,在此

  • 治书御史

    即“治书侍御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