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京师同文馆

京师同文馆

学校名。清同治元年(1862)七月恭亲王奕訢等奏请在北京设立,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。隶属于总理衙门。初仅设英文馆,次年增设法文馆和俄文馆,将乾隆时所设俄罗斯文馆并入,后添设德文馆、东文馆。六年设算学馆。教习多为外国人。学生专取正途人员包括举人和恩、拔、副、岁、优贡生,及出身于此的五品以下京外各官,以三十岁为限。素常讲求天文、算学,愿入馆学习者,则不限年纪。学制八年。以外语作必修科,各国地理和史地、代数学、化学等课程分途讲求。礼拜休业时添习汉文或试作论策、翻译照会。考试分月课、季考、岁考。每三年大考一次,优者授以官,劣者降革留馆。校务初由提调主持,另有副提调、教习、助教若干。后设总教习,丁韪良任是职近三十年。学生人数始为十人,渐增至一百二十人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八国联军侵入北京,同文馆解散,二十八年定议并入京师大学堂。

京师同文馆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密

    1232—1298南宋济南(今属山东)人,先世南渡后居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。字公谨,号草窗、四水潜夫、弁阳老人等。早年随父往来闽、浙。景定间,为临安府幕属,后监和剂局、丰储仓,为义乌令。宋亡不仕。居杭州

  • 推事院

    官署名。唐垂拱二年(686),来俊臣为左台御史中丞,召集无赖数百人,令其告事,共为罗织。载初元年(689)于丽景门别置推事院,作大枷凡十号,专令来俊臣推勘,亦号新开门。入新开门者百不存一。

  • 大毛子

    亦称洋毛子或老毛子。清末民间对洋人的蔑称。义和团时流行于华北、东北等地。毛子本为羊的隐语,洋、羊同音,因呼之以斥骂外国侵略者。

  • 尉马曹

    官署名。汉代所置御史台五曹之一。设侍御史主之,掌监督诸厩马署。

  • 越窑

    唐、五代、北宋初著名瓷窑。以今浙江上虞、余姚、慈溪所产为代表。绍兴、诸暨、鄞县、奉化、临海、黄岩等也都烧造越窑青瓷。唐代已有“类玉”、“类冰”及“千峰翠色”之誉。唐人陆羽《茶经》评价青瓷茶盏,置越窑于

  • 马贼

    晚清统治阶级对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游民无产者武装团伙之诬称。多骑马活动,通称“响马”。革命党人称之为“马侠”、“马军”。以“劫富济贫”相标榜,成份极为复杂,政治态度不一,且易惑于利禄。在东北,曾积极投入

  • 丽江县

    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置。为丽江府治。即今云南丽江县。

  • 冲天大将军

    唐乾符五年(878),王仙芝败死,黄巢收拢仙芝余部,为全军统帅,称冲天大将军。

  • 右府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。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,掌右府库中所藏器物。正三命。下设右府中士以佐其职。北周沿置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清圣祖

    1654—1722即爱新觉罗·玄烨。清代皇帝。1661—1722年在位。号体元主人。世祖第三子。八岁时继位,年号康熙,由索尼、鳌拜等四大臣辅政。康熙六年(1667)亲政,然鳌拜仍擅权。八年计擒鳌拜,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