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函谷关

函谷关

①旧函谷关。战国秦置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东自崤山,西至潼津,绝岸壁立,谷深道狭,深险如函,通称函谷,号称天险。因关在谷中而得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秦王政六年(前241),楚、赵、魏、韩、卫合纵以伐秦,“至函谷,秦师出,五国之师皆败走”;西汉高帝元年(前206),刘邦西入关中,“使兵守函谷关,无内诸侯军”;后项羽“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”,皆即此。汉初置关都尉戍守。元鼎三年(前114)徙关于新安县后,改置弘农县。现仅存关门。②新函谷关。在今河南新安县东。西汉元鼎三年移此,去故关三百里。东汉中平元年(184)为了镇压黄巾起义,置八关,此为八关之首。三国魏正始元年(240)废。今遗址尚存,陇海铁路经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洋关

    指鸦片战争后新设之海关。以其负责征纳进口洋货税、洋厘金,故名。详“海关”。

  • 税贌

    明末清初在台湾实行的一种征税办法。属包税性质。荷兰侵占台湾时开始。其法按番社大小,规定每年税额多少,于每年五月初二,集商人于公所,当众宣布愿贌(即承包)者,报名承应,所认“饷银”分四季缴纳。商人应贌后

  • 天寿山守备太监

    官名。明代司礼监外差。常设一员。管辖长陵等处守陵太监,职司护卫。

  • 平准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)改太府寺市易案置,掌平抑市易物价。南宋户部右曹亦置,掌平抑全国物价。

  • 武定

    东魏孝静帝年号(543—550)。凡八年。

  • 观察判官

    官名。唐肃宗以后置,为观察使属官,奏请有出身者及六品以下正员官充。五代沿置,宋初观察州置,掌助理郡政,选士人充。元丰改制定从八品,崇宁二年(1103)重定选人官阶,换承直郎。南宋临安府复置,助理本府政

  • 明佛论

    篇名。亦名《神不灭论》。南朝宋宗炳著。针对慧琳《白黑论》而作。旨在宣扬“须弥之大,佛国之伟,精神不灭,人可成佛”,排斥各种“诞佛”之言,难“形生则神生,形死则神死”之说。宋文帝对此论颇赞赏,说“宗少文

  • 宁海王

    元代诸王封号,授驼纽金印。据《元史·诸王表》,宗王阔阔出、亦思蛮、八都儿、阿海等先后受封。

  • 杨翥

    ①(1369—1453)明吴(今江苏苏州)人,字仲举。少孤贫,随兄戍武昌,教授生徒自给。时杨士奇亦以授徒为生,而苦于无馆,曾让馆舍予士奇。宣德中,以士奇荐授官翰林院检讨,历修撰。正统中,出为郕王府右长

  • 犬上御田锹

    即“犬上三田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