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勃律

勃律

唐时西域国名。有大、小勃律之分,大勃律亦称布露。在吐蕃西(今拉达克西南端与克什米尔交界处)。西与小勃律接。小勃律即今吉尔吉特。唐万岁通天时大勃律遣使通好,开元八年(720)封其首领为勃律王。后因吐蕃相逼,避居小勃律。开元初小勃律王没瑾忙入唐,“玄宗以儿子畜之”,以其地为绥远军。后吐蕃夺小勃律九城,唐军败之,复九城,封没瑾忙为小勃律王。没瑾忙及其子死后,其王苏失利复附吐蕃。天宝六载(747)高仙芝攻小勃律,执苏失利归京师,玄宗赦之,授右威卫将军。改其国号为归仁,置归仁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世勣

    即“李勣”。

  • 赵宗儒

    746—832唐邓州穰县(今河南邓州)人,字秉文。进士及第,授校书郎。又以书判入高等。从陆浑主簿入为右拾遗,充翰林学士,再迁司门、司勋员外郎。贞元六年(790),主持考功,黜陟公当,无所畏忌。进考功郎

  • 天府广记

    书名。清孙承泽撰。四十四卷。全书以北京自古至明末事实分类编辑,分建置、府县治、学宫、城池、宫殿、坛庙、官署、人物、名胜、川渠、名迹、寺庙、石刻、陵园、赋、诗等门;对明朝中央机构和典章制度,记载特详,是

  • 团军

    一作围军,又称拔山军。五代南唐初,令客户有三丁者出一卒,谓之团军。

  • 修文殿御览

    书名。原称《玄洲苑御览》、《圣寿堂御览》。北齐左仆射祖珽领修。三百六十卷,分五十五部。武平三年(572)成书,时仅八个月。该书多据《华林遍略》,编成类书,体例谨严,颜之推亦参预其事。南宋时仍保存完整。

  • 李宝臣

    718—781唐时奚人,字为辅。初为范阳将张锁高假子,故姓张,名忠志。安禄山反,又为禄山假子,赐姓安。复事安庆绪为恒州刺史,叛服无常。史思明死,不肯事史朝义,以所领深、赵等五州降唐。肃宗赐姓名李宝臣。

  • 川西道

    清制将四川省划分为川西、川东、川北、上川南、下川南五分巡道。川西道一称成绵道。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成都、龙安二府,绵、茂二直隶州,松潘、理番、懋功三直隶厅。

  • 涪县

    西汉置。治今四川绵阳市东。两汉属广汉郡。三国蜀属梓潼郡。西晋改为涪城县。南朝宋复故,为梓潼郡治。梁为巴西、梓潼郡治。西魏改为巴西县。

  • 舫船

    船名。古籍上又作方舟、方船、枋船,或写作航。《说文》:“舫,并舟也”,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司马贞索隐:“舫船,谓并两船也。”即由两只单体船并列而成,为现代双体船之始祖。必要时,舫船还可分解为单体船,可谓

  • 都水少监

    官名。都水监次官。隋大业五年(609)始置,正五品,寻改名都水少令。唐代罢。辽代复置,为南面朝官。金代于都水监、都水外监各置,从五品,参掌监务,兼管漕运。元代都水监一员,正五品。又有行都水监,亦置少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