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北面朝官

北面朝官

辽北面官类名。为辽北面中央政府机构中官员之总称。其官衙主要有契丹枢密院,北、南宰相府,北、南大王院,宣徽北、南院,大于越府,大惕隐司,夷离毕院,大林牙院,敌烈麻都司,文班司,阿札割只。辽重北轻南,故北面朝官诸衙实为总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什库珠克岭

    旧作霍斯库鲁克。在今帕米尔高原喀拉湖北,阿赖山脉南沿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参赞大臣明瑞击败大、小和卓于此。其地属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。光绪十年(1884),由于不平等的《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

  • 答剌赤

    蒙古语,意为掌酒者。蒙古、元代怯薛执事之一。《元史·兵志二》:“掌酒者,曰答剌赤。”

  • 相传春秋战国之际人。名跖,或作蹠。旧时被诬称为“盗跖”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谓其“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”。《荀子·不苟》称其“名声若日月,与舜禹俱传而不息”。《庄子·盗跖篇》称他为柳下惠之弟,曾率“从卒九

  • 卫拉特

    见“厄鲁特蒙古”。

  • 司仓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仓司长官(一说在其上曾设中大夫,此职为次官),员一人,掌谷物贮存、加工、使用和借贷。正四命。下设小司仓上士以佐其职,领舍人上士、司禄上士、神仓中士、黍

  • 熊远

    ?—322晋豫章南昌(今属江西)人,字孝文。县郡召为功曹,除监军华轶司马,领武昌太守。丞相司马睿引为主簿,转丞相参军、从事中郎,迁尚书左丞、散骑常侍。时江东草创,农桑弛废,乃建议天子帅百官躬耕,以劝农

  • 大谒者

    官名。谒者之尊者。西汉高祖时已置,掌传宣帝命。及吕后以女主称制,以宦者为之,出入卧内,受宣诏命,其任甚重。《汉书·燕王刘泽传》:“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卿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奄人也。”后罢。

  • 长芦县

    北周大象二年(580)置。治今河北沧州市西。属章武郡。隋属河间郡。唐武德中为景州治。贞观初属沧州。开元十六年(728),移治今沧州市。北宋乾德二年(964)省入清池县。后复置。熙宁四年(1071)省为

  • 龙门仓

    唐开元二年(714)置于河中龙门(今山西河津西)。设仓监管理之。《通典·食货十二》记,天宝八载(749)时,该仓储粮二万三千二百五十石。

  • 西藏王统记

    书名。亦称《西藏王统世系明鉴》。萨迦派僧人索南坚赞撰。共十八章,一百零四叶。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。主要记述吐蕃王统始末,附带介绍印度、汉地、西夏及蒙古的佛教史。详于《红史》、《布顿佛教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