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容
即“南宫括”。
即“南宫括”。
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。因1936年(一说1937年)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。距今约四、五千年左右。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、浙江北部和上海市,还有杭州水田畈、吴兴(今湖州)钱山漾和邱城、
书名。近人罗振玉撰。一卷。自劳经原《唐折冲府考》问世后,折冲府名于石刻及隋唐兵符中又续有发现,罗氏搜集有关资料进行补录,对劳书错误处亦加校正。又《唐志》所载诸府,凡劳氏考注未详者也特作考证。是书补折冲
见“柳中”。
在今江苏盱眙县境,绵亘甚广。为淮滨险隘。县南为其主峰。东晋义熙中至唐初,盱眙郡、县治在其东北麓。隋炀帝所建都梁宫,在其西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宅元年(684),徐敬业起兵扬州,其别将韦超屯据都梁山,
?—1864清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,字寿臣。道光进士。曾充军机章京,后任按察使、布政使等职。咸丰二年(1852)擢浙江巡抚,因倡办海运漕米供应北京和接济江南大营军饷,受清廷嘉奖。四年擢四川总督。八年调
1859—1920广东番禺(今广州)人,字星海,号节庵。清光绪进士,授编修。光绪十年(1884)中法战争中因疏劾李鸿章,遭降级调用。旋入张之洞幕,主讲广雅、钟山书院。二十一年参与议定上海强学会章程,然
?—1128宋人。初为军校。建炎元年(1127)八月,因杭帅叶梦得不给衣粮,遂率军士起事于杭州,执梦得,众至万余人。后受权两浙提刑、知秀州赵叔近招安。旋为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诱杀。
商办企业。浙商王一亭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。资本三十七万元。
又名七里丝。明代一种优质蚕丝。《涌幢小品》:“湖蚕惟七里者尤佳,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。苏人入手即识,用织缎,紫光可鉴。其地去余镇(即浙江湖州南浔)七里,故以名。”“七”与“辑”谐音,故人
满语音译。即村长。参见“嘎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