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南旺湖

南旺湖
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。约即《水经·汶水注》之茂都淀,为汶水所潴,后渐浅涸。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,筑戴村坝,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,围堤为湖,称为水脊,分南北流入会通河,规定七分向北,三分向南。湖初置时周围一百五十里,运河贯其中。湖区由运河堤和汶水堤分成三部分:运西为南旺西湖,周九十三里;运东汶南蜀山湖,为南旺东湖,周六十五里;运东汶北马踏湖,为南旺北湖,周三十四里。三湖总名南旺湖。湖周筑堤,设闸坝多处。旱则泄湖入运,潦则减运入湖。与东平州安山湖、济宁州马场湖、沛县昭阳湖(今山东微山县境)合称漕渠四水柜。实际上蜀山、马踏二湖在运东地势较高,可称水柜;南旺西湖在运西,地势低于运河,主于泄以备涝,是为“水壑”。蜀山湖因为汶水入南旺首潴之所,最为重要。明代以后三湖滩地多被垦为田,今南旺西、马踏二湖已堙,惟蜀山湖犹存。

南旺湖分水图

猜你喜欢

  • 必阇赤

    又译必彻彻。蒙古语,意为“书史”。蒙古初期,始用书史记写文牍,称必阇赤。怯薛执事中“为天子主文史者,曰必阇赤”(《元史·兵志二》)。元各官衙中以蒙古文作书之掾史、令史,称蒙古必阇赤。

  • 骑士曹

    官署名。三国魏末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,长官为属。西晋初不置,司马睿镇东大将军丞相府复置,长官为参军。南朝罢。

  • 绰罗斯

    见“准噶尔”。

  • 会稽王

    243—260即孙亮。三国时吴国皇帝。公元252—258年在位。字子明。孙权少子。赤乌十三年(250),立为太子。太元二年(252)权卒,遂继位,诸葛恪辅政。建兴二年(253),孙峻杀恪,遂以峻为丞相

  • 盐泽

    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。一名蒲昌海(《汉书·西域传》)、泑泽、牢兰海(《水经注》)、辅日海、临海(《括地志》)、罗不(《元史》)、Lop(《马可波罗游记》,古藏文作Nob。即今新疆罗布泊。

  • ?

    春秋郑邑,后为周地。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):“王取邬、刘、��、邘之田于郑”,即此。

  • 和凝

    898—955五代时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,字成绩。少好学,才思敏赡。后梁贞明进士。后唐时,官至中书舍人、工部侍郎、翰林院学士。喜延纳后进,明宗特器重之。后晋天福五年(940)拜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。

  • 杜牧

    803—852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字牧之。杜佑孙。大和进士。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、监察御史、宣州团练判官、殿中侍御史、内供奉、左补阙、史馆编撰、司勋员外郎以及黄、池、睦、湖等州刺史。晚年尝居樊

  • 蕃部中大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有大行人中大夫,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,以亲诸侯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建六官,秋官司寇府置蕃部中大夫,正五命;小蕃部下大夫,正四命;小蕃部上士,正三命;小蕃部下士,正一命。蕃部

  • 危稹

    南宋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,旧名科,字逢吉,号巽斋。淳熙进士。调南康军教授,累迁诸王宫教授,请立宗子学,行课试法如太学、武学。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。曾对宁宗论宋金间和、战、守三者关系,请专意于守。出知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