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名。自称哎饶、哎凳或印饶、印凳。史书作杨黄、佯、杨荒等。元初已盛。明代遍及思南、镇远、石阡、铜仁、都匀、黎平等府。清散居都匀、石阡、施秉、龙泉、黄平、余庆、黎平等处,
1559—1626即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。后金王朝的创建者。1616—1626年在位。满族。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河部赫图阿拉城(今辽宁新宾)人,号淑勤贝勒。初为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,屡立战功。后袭父职,任建
官名。清代銮仪卫之职官。掌六所一卫治仪之事。顺治四年(1647)设。十一年,定员二十四人,正五品。宣统元年(1909)为避帝讳,改称治宜正。
①官署名。(1)西魏置,北周沿置,为秋官府所属诸司之一。掌刑罚,处治犯罪,并参预撰定刑律。长官为中大夫,置二员;有上士二员,统中士、下士若干。(2)即尚书省刑部头司,唐天宝十一载(752)改,肃宗至德
历(曆)元代中叶发生在云南的变乱事件。为泰定帝死后,两京争位战争的余波,由拥护上都一派的诸王秃坚等人所发动。天历二年(1329)三月,诸王秃坚等逐云南行省丞相也儿吉尼,至顺元年(1330)正月,复与万
即“北周武帝”。
汉代郡太守属吏有督邮,分部循行属县,督察吏治,有两部、三部、四部、五部不定。凡分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部者,合称五部督邮。秩六百石。
唐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因地处五岭之南得名。开元时治所在广州(今属广东),范围相当今广东、广西大部、云南南盘江以南和越南北部地。
①鲜卑族的一支,以部为氏。详“拓跋”。②党项羌八部之一。势力最强。首领唐代赐姓李,宋赐姓赵。元昊建立西夏王朝,改姓嵬名氏,自称出于鲜卑帝胄。
位于云南省云县。为木撑架桥与伸臂梁桥结合之作,伸臂梁自两岸重叠挑出,中搁八字撑架支撑的悬孔,结构巧妙。全桥净跨13.2米,悬孔长11.7米,桥宽2.15米,桥上架屋,施以彩绘雕刻装饰,故俗称花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