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游击率上士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,统禁军游击士,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侍卫。正三命。下设右游击率中士、右游击倅长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,统禁军游击士,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侍卫。正三命。下设右游击率中士、右游击倅长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署名。南朝宋置,掌制定律令法规,与三国魏所置定科曹同,隶吏部尚书。南齐、梁、陈沿置。其长官为郎,宋六品、梁五班,陈四品、秩六百石。唐代因其名,设删定使修改律令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由周学熙在天津玉皇阁创办。“以仿造教育各种品物、仪器,备学堂教科之用,以浚发学识,挽回漏卮”为宗旨。制成教育用品达二百数十种。附设教育品陈列所,任赵元礼为管理。后迁至河北劝业会
书名。近人康有为撰。清光绪十年(1884)康氏把中国古代公羊学派的“三世说”、《礼记·礼运》中的大同说、佛家慈悲平等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、平等、博爱思想以及片断接触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杂糅在一起,设想
3—35新莽末南阳蔡阳(今湖北枣阳西南)人,原名终,字巨伯。光武帝刘秀族兄。因父舂陵侯敞免官夺爵,并废锢不得为吏,兄弟相率随刘秀起兵。后为更始政权太常将军,封舂陵侯,从西入关,封定陶王。更始败,亡奔洛
1710或1711—1764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字诚夫,号东潜。幼承父教,又学于全祖望,博极群书,尤长于舆地。以《水经注》自宋以来,传写舛驳,几不可读,乃集全祖望、沈炳巽治《水经注》之成果,著《水
?—1251察合台汗国可汗。察合台第五子。元定宗元年(1246),废合剌旭烈,立为汗。定宗死后,拒不参加选立宪宗蒙哥之忽里台,后被处死。
约前79或前77—前8或前6西汉沛(今江苏沛县)人,本名更生,字子政。汉皇族楚元王(刘交)四世孙。曾任谏大夫、散骑宗正给事、光禄大夫等官职,终中垒校尉,故亦称“刘中垒”。治《春秋谷梁传》。认为“神明之
地名。在今云南金平西部。清代属云南临安府建水县。
金懿州(今辽宁彰武西)胡土虎猛安人,字全道,本名牙哥。大定进士。累迁户部侍郎,佐参知政事胥持国治河。除河平军节度使,兼都水监。坐事降官。后召为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。崇庆二年(1213),力荐纥石烈执中。
文书名。诰命之俗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