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州刺史
官名。北魏置。治洛阳。太和中,拟迁都洛阳,故特崇其位,在诸州刺史上。属官有功曹、都官、主簿、司事、从事、录事及诸曹掾史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二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司州牧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治洛阳。太和中,拟迁都洛阳,故特崇其位,在诸州刺史上。属官有功曹、都官、主簿、司事、从事、录事及诸曹掾史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二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司州牧。
见“含洭县”。
①官制用语。唐代,礼部放榜后,及第进士须赴都堂谒见宰相,谓之过堂。诸进士列队于光范门,候谒宰相。宰相既集,堂吏来请名纸,诸进士随座主过中书。宰相于都堂门里叙立,主司登阶长揖,退立于门侧。诸进士叙立阶上
书名。晋戴凯之撰。一卷。记载竹类凡七十多品种,内容以四言韵语叙述,然后逐条附于注释。为中国有关竹子的最早专著。
凡宗室王公有勋绩受封者,称为功封。清初规定,宗室以功加封者,自奉恩将军递加一等至和硕亲王;亲王有功,酌量赏给黄金白银。
官署名。清代总管宫廷事务的专门机构。独立于当时政府的行政系统之外,掌管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理。凡宫廷之仓储、财务、典礼、食用、工程、警卫、刑罚,以及本府官员任免,太监、宫女管理等事宜,皆为其专责
秦刻石之一,亦称《封泰山碑》。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,秦始皇于二十八年(前219)封泰山,行祠祀,立石其上,石上刻辞颂秦德,共一百四十五字。后秦二世又加刻诏书及从臣姓名七十九字。宋刘岐《泰山秦篆谱》云
宋代官府对摩尼教的诬称。参见“食菜事魔”。
1076—1128辽大兴宛平(今属北京)人,字鲁开。进士乙科出身。辽末萧德妃摄政于南京,任签枢密院事,与左企弓等降金太祖。佐宗翰治理汉地,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知枢密院事。天会二年(1124)宗翰攻宋,
①官名。唐代始置,为宫廷女官,宫官二十四司之一,二员,正六品,隶尚宫局。掌宫内文簿出入,录为抄目,审而付行;牒状无违,然后加印。宋沿置,隶尚书内省。金同唐制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二员,十七年定为正
1622—1684清江苏上海(治今上海市旧城区)人,字及甫,一字研山。顺治进士,官监察御史。康熙十二年(1673)以击登闻鼓所投诉状必待科道官共议后方上达,易误事,请用满、汉各一员司其事,半年一换,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