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司
宋代司法机构之一。高宗、孝宗时,殿前司和侍卫马、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,各设审讯狱讼机构,称为“后司”。狱讼皆由主帅判决,不经属官。光宗时,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。嘉定五年(1212),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。
宋代司法机构之一。高宗、孝宗时,殿前司和侍卫马、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,各设审讯狱讼机构,称为“后司”。狱讼皆由主帅判决,不经属官。光宗时,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。嘉定五年(1212),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。
宋宁宗无子,嘉定十四年(1221),以皇侄赵贵和为皇子,更名赵竑。竑不满史弥远与杨后专权,准备即位后将史弥远决配,事机泄漏。十七年,宁宗死,史弥远与杨后另立帝侄沂王昀(理宗)为帝,以竑为济王,出居湖州
金、元以后对中央及地方各官署中掌管案牍、管辖吏员并协助长官处理政务官员之统称。与主官、属官、堂上官相对而言。金、元时遍设于各级衙门,包括经历、都事、主事、知事、典簿、照磨、管勾(以上为从五品至九品)、
西汉人。曾从鲁申公受《谷梁春秋》及《诗》,与董仲舒齐名。时武帝推崇《公羊》,诏太子受《公羊春秋》。太子既通《公羊》,复从江公私问《谷梁》。其后《谷梁》衰微,唯荣广、皓星公二人受其业。
即“新建陆军行营武备学堂”。
历法名词。一种记日法。以十天为一旬,月分上、中、下旬。《书·尧典》:“期,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”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“旬”字和卜旬的制度,说明中国早在上古就有纪旬法,后来自然又演变出一月分三旬的制度,即上
官署名。春秋时楚国置,掌管王、后车马,以中厩尹为长官。战国秦亦置。秦、汉沿置,以中厩令为长官,主宫中车马等事务。
一作霍太山(《水经·汾水注》)、霍山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即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太岳山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壶口雷首,至于太岳”,即此。
岐一作祁(《资治通鉴》)。唐置。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。位于拒马河之北,据岐沟之险。《宋史·曹彬传》:雍熙三年(986)彬北伐契丹,“战于岐沟关,诸军败绩”,即此。
民间流传的从冬至(或夏至)日起算,每九天为一九,合计九九八十一天的歌谣。通过对自然界形态变化和物候现象的描述反映出各地寒冬(炎夏)气候全过程的变化特征。其中从冬至日起算(后世有以冬至日后第一天起算者)
唐时记录舞姿的一种谱式。敦煌石室藏唐人所抄卷子中有《舞谱》两卷,包含八个曲调。用据、摇、送、舞等词记录舞蹈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