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部左参议
官名。清末商部属官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,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。简任。掌辅佐堂官,审核各司重要事务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省。
官名。清末商部属官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,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。简任。掌辅佐堂官,审核各司重要事务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省。
867—904即李晔。唐代皇帝。公元888—904年在位。初名杰,又改名敏。懿宗第七子。僖宗同母弟。初封寿王。僖宗死,为宦官杨复恭等拥立。颇有兴复之志。时朋党倾轧,宦官擅权,藩镇跋扈。宰相崔胤谋借藩镇
即“水客”。
隋河东解县(今山西运城西南)人,字业隆。文帝次女兰陵公主之夫。有才干,颇涉文艺,为文帝所宠。袭爵建安郡公,判吏部尚书事。任兵部尚书、参掌机密,然暴于驭下,怙宠骄豪,曾凌侮杨素,结为怨仇。仁寿四年(60
宋代广州、泉州等港出海南航商船,往返须赖信风。据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舶船去以十一月、十二月,就北风;来以五月、六月,就南风。”故在海舶进港及出洋之前,由地方长官、市舶司官员于每年四、五月及十、十一月间
又名天山、白山。古山名。在今甘肃酒泉至张掖之南,东西二百余里、南北百里,即今祁连山脉中段。水草丰盛,宜于畜牧,与焉支山均为匈奴重要游牧地。汉元狩二年(前121),浑邪王降汉,匈奴丧失包括此二山在内的河
官名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)始置,资序同提点刑狱。后省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复置,后又省。淳熙二年(1175)再置。掌坑冶铸钱之事。
官名。北齐、隋置。见“典农署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司次官,佐师氏中大夫以前代美善之事晓谕帝王,使其行善道,并教育太子以下的王公子弟。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为师氏司长官,称师氏下大夫。宣帝即位,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,拟电威将军等号;大通三年(529)改拟武猛将军等号。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海北海南道宣慰司,治雷州路(治今广东雷州市)。属湖广行省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市以西,海南省及广西钦州、北海、防城港、灵山、浦北、合浦等市、县地。元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