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义觉迷录
书名。清世宗编辑。四卷。汇集有关曾静投书事和吕留良案的上谕,审讯曾静的记录,附有曾静《归仁录》。书中世宗为外传谋父、逼母、篡夺皇位等事多所辩解,并力辟“华夷之辨”。雍正七年(1729)刊刻,发给各州县学,向臣民宣讲。高宗即位,下令收毁,列为禁书,流传较少。1983年经重新核校后,收入《清史资料》第四辑。
书名。清世宗编辑。四卷。汇集有关曾静投书事和吕留良案的上谕,审讯曾静的记录,附有曾静《归仁录》。书中世宗为外传谋父、逼母、篡夺皇位等事多所辩解,并力辟“华夷之辨”。雍正七年(1729)刊刻,发给各州县学,向臣民宣讲。高宗即位,下令收毁,列为禁书,流传较少。1983年经重新核校后,收入《清史资料》第四辑。
1231—1283一名哈八儿都。元济南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刘斌之子。袭为征行千户。中统三年(1262),从平李璮,为济南武卫军总管。至元三年(1266),升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。八年,任西川副统军
孔子用语。指认识天命。《论语·尧曰》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”《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认定人生的穷达荣辱,生死祸福,均受天命支配,而唯有道德高尚、阅历丰富之人,才能认识天命。
西汉北地郁郅(今甘肃庆阳)人。初事景帝。武帝初为材官将军,军马邑。元朔五年(前124)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,赐爵关内侯。元狩元年(前122)任大行令。御史大夫张汤获罪时,以身列九卿,不早言汤之诈,抵罪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十五年(1889)在香港创刊,中华印务总局发行。为文摘性期刊。摘选《京报》、《中外新报》、《广报》、《海防日报》、《中外新闻》等报内容,设专栏刊发。每期二十页。
东汉末名士许劭与从兄许靖对乡党人物加以褒贬评论,每月更换品题,后成为汝南地方习俗,称月旦评。
书名。南宋范钟等撰。四百九十九册。理宗嘉熙二年(1238)始修,淳祐二年(1242)二月书成。今仅存传抄本二卷。
龙山文化遗址。位于河南淮阳县城东南大朱庄。1979—1980年发掘。文化内涵丰富,遗址核心古城址,平面呈正方形,长宽各185米。城墙残高3米余,上宽约8—7米,下宽约13米,拐角外圆内方。南北城墙中段
书名。宋张抡撰。二卷。共收铜器一百九十五件(上卷九十八件,下卷九十七件)。除下卷中的博山炉外,皆为汉以前器物。所收器物不绘图形,不摹款识。有铭文者,在器名下注明字数,加以考释。对有些器形、用途亦有简要
又作彻里、车里、车厘。地名。在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有大小撤里,以澜沧江为界,东西相望。本傣族上首领之地,元大德中,大撤里挟土归降,惟东部小撤里尚未宾服,乃立撤里军民总管府,招其来附。明、清置车里
西汉高密(今山东高密西南)人,字少游。家世本高密大族,祖父徙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。少为郡文学史。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。因上书谏封傅太后从弟商及宠臣董贤事忤旨,以此见谴。后被尚书令赵昌陷害,死狱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