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大清会典则例

大清会典则例

书名。清官修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与《大清会典》同时修成。一百八十卷。旧本《会典》以则例散附诸条下。至该书修成后,各为编录。《会典》具政令之大纲,《则例》备沿革之细目,二书互为补充。《则例》对清政府关于职官制度的变化记载尤详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转运使

    官名。宋代诸路置转运使,如五品以上官充任,则为都转运使,掌经度一路财赋,监察各州官吏。辽代山西路都转运使司亦设。金代中都路都转运司所置为正三品,掌本路税赋钱粮、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之制。明代为都转运盐使

  • 罗汉脚

    清代福建、台湾一带之无业游民。以衣衫褴褛终生赤脚,故名。

  • 赵文

    战国时赵国大臣。反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认为“如故法便”,武灵王答以“循法之功,不足以高世;法古之学,不足以制今”(《史记·赵世家》)。

  • 亚海

    古时女真族对奴婢的称呼。洪皓《松漠纪闻》卷上:“奴曰亚海,婢曰亚海轸。”

  • 军制名。本指以羽毛或杂彩为饰之旗帜,后为军事编制。南北朝均置。据新疆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文书,北凉在高昌之驻军有幢、校等建制,幢高于校一级。以百人为幢,置帅。北魏道武帝时亦置,宿卫禁中。北齐、北周均置。《

  • 市舶提举司

    即“市舶司”。

  • 鉴湖女侠传奇

    戏曲剧本。亦名《轩亭奇冤传奇》、《秋瑾含冤传奇》。陈志群(署湘灵子)编。1912年上海振新图书社印行。全书分赏花、演说、游学、卧病、创会、惊梦、喋血、哭墓八出,写秋瑾革命的一生。每出后附杞忧生评点和插

  • 熟券

    见“口券”。

  • 庚子赔款

    简称庚款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帝国主义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《辛丑条约》中所规定的赔款。因系针对二十六年(庚子年)的义和团运动而起,故名。共计赔款银四亿五千万两,年息四厘,分三十九年还清,本息共计九

  • 发烛

    见“引光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