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天地太师

天地太师

官名。十六国成李雄置,执掌国政,位在丞相之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行合一

    明王守仁认识论命题。《传习录中·答顾东桥书》谓:“知之真切笃实处,即是行;行之明觉精察处,即是知,知行工夫本不可离。”批评学者将“知”、“行”“分作两截用功”,反对朱熹“知先行后”说,认为“真知即所以

  • 巡白

    宋代百官赴政事堂、枢密院议事,称为巡白。

  • 三论宗

    又作法性宗。隋唐佛教宗派。吉藏所创。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宗,以印度龙树、提婆所著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、《百论》(合称“三论”)为主要经典,故名。又以“二谛”、“八不”为基本教义,阐明“诸法性空”的

  • 高句丽

    即“高丽(1)”。

  • 温生才行刺始末记

    书名。清末天恨生辑。十九章。记述宣统三年(1911)同盟会会员温生才,刺杀副都统兼署广州将军孚琦事件本末。内封题名“徐锡麟第二温生才”。分章记叙温氏生平、行刺经过及其影响,其中四次审讯温氏之供词记述较

  • 抹撚尽忠

    ?—1215金上京路(治今黑龙江阿城)猛安人,本名彖多。大定进士。累迁中都西京按察使。大安间,为西京留守,拜尚书右丞,行省西京。贞祐初,进拜左丞。宣宗南迁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受命与右丞相完颜承晖留守中

  • 宋史新编

    书名。明柯维骐撰。二百卷。作者家居三十年,改宋、辽、金三史为一书。全书分本纪十四卷、志四十卷、表四卷、列传一百四十二卷。援引蜀汉之例,以宋为正统,辽、金附之,置于外国,与西夏、高丽同列。对《宋史》虽有

  • 巴丘山

    亦称巴陵山。在今湖南岳阳市。相传夏后羿杀巴蛇于此,骨堆如丘陵,故名。一说即《禹贡》之东陵。六朝时为长江中游重地,三国吴曾在此筑城置戍,有重兵屯守。参见“巴丘城”。

  • 座主

    科场称谓。又称恩门、师门、座师。唐时,及第举子称主司为座主,自称门生。放榜后,门生须向座主谢恩。中唐后,此风益盛,座主、门生多结为朋党。会昌三年(843),敕停谢恩之礼。五代后唐长兴元年(930),中

  • 邛竹杖

    以邛竹制作之杖。邛竹,竹之一种,产于邛崃山(今四川荥经西南),故名。据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,张骞西使抵大夏(今阿富汗北部一带),见邛竹杖、蜀布,系大夏商贾贩自身毒(今属印度半岛),因而推测经蜀地可达大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