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太史令

太史令

官名。相传夏代置,掌文书。秦代置为奉常属官。西汉沿置,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隶太常,掌天文、历法及修撰史书。东汉定员一人,秩六百石,专掌天时、星历,于岁终奏新年历,记载瑞应、灾异,不再撰史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七品,梁一班,北魏正九品上。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史署长官,掌天文地动、风云气色、律历卜筮等,正九品上。隋初为太史曹(局)长官,员二人,从七品下,隶秘书省。大业三年(607)改名太史监令。唐初复置,员二人,从五品下,隶秘书省。龙朔二年(662)改称秘阁郎中,长安二年(702)复旧名,后屡改屡复,至天宝元年定为太史监。北宋元丰改制后复置,为太史局长官,掌测验天文,考定历法。南宋沿置。辽代置为司天监长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置为太史院长官,至大元年(1308)升从二品,延祐三年(1316)升正二品,后改称太史院使。元末朱元璋曾置为太史院长官,吴元年(1367)改称太史院使。

汉代“太史令之印”

封泥(拓片)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熙帝传

    书名。原名《中国皇帝的历史画像》。法国传教士白晋著。1697年法文原著在巴黎问世,后重印多次,并被译成其他欧洲文字,广为流传。有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译本。

  • 陈大喜

    清河南汝宁平舆(今属河南)人。咸丰十年(1860)在家乡结捻起义。次年所部捻军达数万,活动于汝宁、确山、项城等州县。全军编为五大旗,他与弟陈文同领白旗。同治元年(1862)为清军击败,率余部与张宗禹、

  • 资政院公报

    杂志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1)七八月间在北京创刊。每日一期。资政院秘书厅主办。专刊资政院议案、决议和公告。十月停刊。

  • 徐佩瑗

    1824—1862清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,字少蘧。咸丰初与其胞弟徐佩璋、徐佩瓀、徐佩英等主办长洲团练,号永昌团。咸丰十年(1860)伪降太平军,封抚天侯,后升抚天燕。与钱桂仁等密谋勾结清政府,里应外合

  • 和亲

    ①指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或两个政权之间修好亲善的政治活动。《周礼·秋官·象胥》:“掌蛮、夷、闽、貉、戎、狄之国使,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,以和亲之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且遣使聘吴,因结和亲,遂为

  • 集撰

    宋集英殿修撰、集贤殿修撰的简称。

  • 阿部安麿

    日本遣唐使节。开元四年(716,灵龟二年)任遣唐大使。五年三月,与押使多治比县守、入唐留学生吉备真备、阿部仲麻吕、遣唐学问僧玄防等一行五百五十七人赴唐,九月到达长安。次年归国。

  • 内班

    ①指宦官。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天福八年》:“遣内班赐光远玉带、御马,以安其意。”胡三省注:“内班,盖宦者也。”②清制,凡禁城宿卫,以乾清门、宁寿门、内右门、神武门为内班。每日派内班侍卫四十人(每门十人

  • 社会星

    杂志名。社会主义研究会机关刊物。清宣统三年六月十四日(1911.7.9)在上海创刊。周刊。以“输布全世界广义的社会主义之学说、评载国内外关于社会主义之事情、发挥中国古来社会主义之思想、交通中国近来社会

  • 后凉百官表

    后(後)书名。近人缪荃孙撰。一卷。吕光于太安元年(386)占领凉州,都姑臧(今甘肃武威),建立后凉政权。其百官制度,未见记载。缪氏据《晋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有关资料,自太安元年起,至神鼎三年(40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