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子
战国时人,名之。系墨者,与孟子同时。孟子攻其厚葬其亲,与墨家治丧之道不合。他则以为“爱无差等,施由亲始”,不背墨家之道。
战国时人,名之。系墨者,与孟子同时。孟子攻其厚葬其亲,与墨家治丧之道不合。他则以为“爱无差等,施由亲始”,不背墨家之道。
?—前355战国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376—前355年在位。名奋。鲁穆公之子。
即“补服”。
①(1792—1854)清满洲正黄旗人,喜他拉氏,字荷卿。道光年间由内阁中书任军机章京。咸丰元年(1851)升云南按察使。次年迁广东布政使,旋擢湖北巡抚。太平军由湘入鄂,他因抗拒失败,被革职留任。四年
即“杼”。
官名。隋太常寺太医署置二人,唐置一人,从九品下。掌以推拿按摩之术教授按摩生。
古代盛酒器。由陶或青铜制成。长颈,鼓腹,下承圈足,形制变化不一。青铜壶自商代到汉代均有流行,商代壶多有提梁,有的细颈、有盖,有的宽口、扁体、贯耳;西周至春秋的多椭方形体,有盖,两侧有耳衔环;战国时壶有
又译朵豁刺惕。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。一说为海都七叔纳真次妻所生之子朵豁剌歹的后裔,一说为海都之孙敦必乃第八子孛端察儿·朵忽兰的后裔。此族人于元末成为东察合台兀鲁思统治贵族,领有斡端(今新疆和田)、可失哈
宋学校逐舍升补制度。熙宁四年(1071),太学实行三舍法,学生由外舍升补内舍,由内舍升补上舍。武学、宗学等亦实行此制。参见“三舍法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军司马司长官,省称为“军司马”,掌兵事,职权颇重。正五命。北周建德二年(573)省,宣帝即位后复置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署名。隋初始置,隶鸿胪寺,炀帝罢,唐初复置。另置诸寺观监,隶鸿胪。贞观时废寺观监,以崇玄署隶宗正寺。掌两京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簿、斋醮之事。有令一人,正八品下;丞一人,正九品下。宋代存其名而无职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