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黄十三家
即“摇黄十三家”。
即“摇黄十三家”。
义阳三关之一。居“三关”之东,故一名“东关”。在今河南罗山县南;一说即今信阳市东南武胜关。隋及唐初在礼山县境内,故《元和郡县志》称为礼山关。宋名大寨岭。
明代建州卫、建州左卫、建州右卫之统称。
科举考试考场规则之一。行于清初。科举考试历来严禁夹带之风。清初,某些人为获得功名,便于会试前将文字抄成小本,缝在皮衣里,以图混进考场。于是清政府下令:考生进场,所穿皮衣一律去面,毡衣一律去里,作为防止
官名。北齐皇后之母位号,视第一品,班在长公主之上。
祭祀太岁神之所。北魏道武帝时,已立“岁神十二”(即十二个太岁神)专祠。明初将太岁(值岁之神)与风、云、雷、雨诸神合祀,未建坛。洪武二年(1369)将太岁、风、云、雷、雨、岳镇、海渎及天下山川、城隍诸神
①东汉至北魏,皆都洛阳,故习称洛阳为洛京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俄而洛京倾覆,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。”《魏书·任城王澄传》:“驾还洛京,复兼右仆射。”②唐时又称东都洛阳为洛京。韩愈诗:“山水寻关越,
亦作鲁兀。明代罗罗之一种。详“鲁屋罗罗”。
明宦官。宣德、正统时司礼太监。深得信用,赐免死诏。正统十四年(1449)受命理刑部、都察院狱囚,于大理寺筑坛,张设黄盖,坐于中,尚书以下皆位列左右,是为司礼太监主理狱囚之始。*土木之变后,反对南迁。景
人的五种品性。《白虎通·情性》:“五性者何?谓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也。”韩愈认为五者乃人生而俱有,分上、中、下三品,“上焉者,善焉而已矣;中焉者,可导而上下也;下焉者,恶焉而已矣。”(《原性》)宋儒称人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置,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,一员,正三品,总其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初沿置,武德五年(622)改为右领军卫大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