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巢父
唐冀州(治今河北冀州)人,字弱翁。孔子三十七世孙。少习文史,与韩准、李白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隐于徂徕山,时号竹溪六逸。德宗时,泾原兵乱,从至奉天,官至给事中,河中、陕华招讨使。兴元初,为魏博宣慰使,往河中,说李怀光归唐,为怀光部众所杀。
唐冀州(治今河北冀州)人,字弱翁。孔子三十七世孙。少习文史,与韩准、李白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隐于徂徕山,时号竹溪六逸。德宗时,泾原兵乱,从至奉天,官至给事中,河中、陕华招讨使。兴元初,为魏博宣慰使,往河中,说李怀光归唐,为怀光部众所杀。
简称选曹。官名。东汉时有选部尚书,掌选举官吏。三国魏改称吏部尚书,为三品,典官吏之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等事。吴称选曹尚书。晋初亦有吏部尚书,三品。十六国汉刘聪时置左、右选曹尚书。南朝宋复置吏部尚书,
即“岭表录异”。
784—848唐徐州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字子汪。出身兵家,骁勇善战,初为许州牙将。元和末,从忠武节度使李光颜讨吴元济,为前锋,以军功入朝留宿卫,历盐州刺史、天德军防御使。守西北,屡立奇功。文宗时,累
南朝宋铜钱。宋前废帝永光、景和元年(465)所铸。正面有“二铢”二字,背面有“永光”、“景和”、“孝建”三种。其时官钱每出,民间即仿铸,而大小厚薄皆不及官钱。其无轮廓不磨滤,外形似被剪凿者称“来子”(
辽铜钱。辽景宗乾亨年间所铸。景宗时置铸钱院,每年铸钱五万贯。钱圆形方孔,铸有汉文乾亨元宝四字。
战国秦国宫名。故址在陕西凤翔西。秦孝公时建成。董说《七国考》引《庙记》谓亦作嘉泉宫。
即“克列兔台吉”。
①(?—294)西晋乐陵厌次(今山东阳信东南)人,字林伯。出自寒素。仕三国魏,历尚书郎,官至御史中丞,迁并州刺史、护匈奴中郎将。入晋封堂阳子。为都督陇右诸军事,坐论功虚伪免官。起为镇南将军、豫州刺史,
历(曆)见“梅氏历算全书”。
书名。近人胡思敬(退庐居士)撰。四卷。戊戌变法前后,胡氏官京师,后据闻见纂为此编。卷一为《政变月纪》,起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正月,迄八月,逐月记变法经过,上谕、奏疏多摘要录入。卷二为《康有为构乱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