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孝义厅

孝义厅

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分咸宁、蓝田、镇安三县地置。治孝义川(今柞水县北)。属西安府。嘉庆七年(1802)移治旧县关,即今陕西柞水县。1913年改为孝义县,次年改为柞水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慰使司

    简称宣慰司。官署名。元代始设于少数民族地区,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。《元史·百官志》:“宣慰司掌军民之务,分道以总郡县,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,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,有边陲军旅之事,则兼都元帅府,其次则止为元

  • 仑头

    即“轮台”。

  • 会河川之战

    蒙古攻金的一次战役。会河川在今河北万全南。会河又作浍河、溃河。元太祖六年(1211)攻金,拔昌、抚、桓等州及其附近堡塞。通过野狐岭,在会河川大败参知政事完颜承裕所领金兵数十万,金人精锐尽殁于此,蒙古游

  • 白役

    清代各府、州召募差役,如快手、皂隶、门卒、库子诸役,皆有定额。额外滥充者,谓之白役。

  • 跋布川

    一译匹播城,又名勃令驿。在今西藏琼结县。公元七世纪吐蕃迁居逻些以前的旧都。迁都后仍为赞普夏令牙帐所在。参见“匹播城”。

  • 宗圣志

    书名。清王定安编。二十卷。曾子宗裔世谱。原为明吕兆祥撰,载至崇祯止,十二卷。至清时曾氏宗裔世袭、祀典、林墓、祠庙、祭田等均阙无考。曾国荃嘱王氏重加编定,分图像、传记、弟子、旁裔等十七目,于光绪十六年(

  • 洗冤录

    书名。又称律例馆校正《洗冤录》、校正本《洗冤录》。刊于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)。四卷。多以单行本刊行,或将其书附于《大清律例》之后。该书依《洗冤集录》为主,以王明德之《洗冤录补》为辅,集诸家之书汇辑

  • 陈少游

    724—785唐博州博平(今山东高唐西南)人。幼习老庄之书,为崇玄生。善讲经,清辩博引,受大学士陈希烈赞赏。后补渝州南平令,有政绩。宝应中,累迁侍御史、回纥粮料使,加检校职方员外郎,充使检校郎官自此始

  • 伊阙石窟

    即“龙门石窟”。

  • 头囊

    又谓囊角。唐宋间,南诏、大理君长、高级官吏及侍卫人员的一种头帕装饰。状为椭圆形,高约尺余,上有帽顶,两侧帽耳状若角。以绫绢制成,君长的头帕用红绫,余均用黑绫,以示等级尊卑。羽仪(高级卫士)以下有殊勋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