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少府

少府

①官署名。(1)战国韩、赵等国置,掌工官器械制造。亦作小府。(2)汉代郡太守之内府,掌管太守私人财政。(3)十六国前凉州牧府之别称,是前凉仅次于太府(都督府)的政权机构。设长史、司马等属官。②官名。(1)秦代置,西汉沿置。为九卿之一,秩中二千石。掌皇帝财政,供宫廷日常开支,管理宫廷侍从及宫廷手工业。属官有尚书、符节、太医、太官、汤官、导官、乐府、若卢、考工、左弋(佽飞)、居室(保宫)、甘泉居室(昆台)、左右司空、东织、西织、东园匠、中书谒者(中谒者)、黄门、钩盾、尚方、御府、永巷(掖廷)、内者、宦者诸令,胞人、都水、均官诸长及上林十池监等。新莽改称共工。东汉复置,但权任大减,唯掌宫廷日常生活品的供应等及宫廷手工业,领太医、太官、守宫、尚方、上林苑令等。尚书、符节及宦官控制的黄门、掖庭、永巷、御府、钩盾等署名义上虽有隶属关系,实际上事皆自专。魏、晋以后,主要掌管宫廷手工业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三品。北魏前期亦置,孝文帝太和末改称太府。南朝梁改称少府卿,与太府卿并列。北齐沿北魏制。隋有少府监。(2)汉代置,为太后三卿之一,掌皇太后宫中财物的库藏出纳,冠以太后宫名,如长信少府等。位在同号九卿之上。三国魏改定其在同号九卿之下。晋复定在同号卿之上。南北朝沿置。(3)秦及西汉初期“将作少府”的省称。(4)唐代对县尉之俗称。(5)清代对内务府大臣之别称,以其管理宫廷事务,故名。(6)明清对县典史之别称。

汉代“少府之印章”

封泥(拓片)

猜你喜欢

  • 当笔

    唐代宰相轮流执政事笔,主持政务。唐肃宗时每人十日,德宗时每人一日。后称主政为当笔。

  • 加役流

    增加劳役年限的流刑。唐太宗即位初,令大臣修订刑律。将五十条应处绞刑的死罪减轻,改为断右趾。贞观元年(627),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上疏,驳律令不便者四十条,遂与房玄龄等建议废除此刖足肉刑。六年,除断趾法

  • 孙会宗

    西汉西河(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)人。宣帝时任安定太守,与光禄勋杨恽友善。及恽失爵居家治产业,乃与书劝诫,以为大臣废退,不当治产业,通宾客。五凤四年(前54)恽获罪腰斩,因连坐免官。

  • 仲良氏之儒

    孔子后的儒家分派之一。代表人物可能是鲁人仲梁子。有人据《礼记·檀弓》记有曾参和仲梁子的对话,推测仲梁子是曾子学派的传人之一。又,传陶潜《圣贤群辅录》称,“仲良氏传乐,为移风易俗之儒”,但此书被顾颉刚断

  • 寄庄

    地主在本籍外置办土地,设庄收租,称之寄庄。始于唐、宋,而至明清尤甚。明代至清前期,地主为逃避差徭,多在他处置田立庄,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。《昭代经济言》载唐龙《均田役疏》言:“江西等有巨室

  • 谷况

    唐魏郡(治今河南安阳)人。曾任恒州司户参军事。著有《燕南记》。

  • 规规

    古族名。《逸周书·王会》载,周成王时成周之会,列于台西,面向东之少数族为“规规”,以麟为贡品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武公十年(前688)“伐邽、冀戎,初县之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陇西有上邽县,应劭谓即邽戎

  • 定辽卫

    明初置。有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卫。治辽阳。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均隶辽东都指挥使司。中卫,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治辽阳城东南隅。左、右卫,洪武六年以千户所升置。前卫,洪武八年置,治辽阳城东北隅。后卫

  • 陶凯

    明浙江临海人,字中立。洪武初征修《元史》。书成,授翰林应奉。洪武三年(1370),拜礼部尚书,议定军礼及品官坟茔之制。出为湖广参政,历国子祭酒、晋王府左相等。博学善文,工诗,朝野文字多出其手。尝自号耐

  • 姚安

    明军民府名。元为路。洪武十五年(1382)置府,设流官知府,以僰人土首领高氏为土同知。二十七年升军民府,改用土知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,隶云南布政司,领一州一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