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独立
清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后,山东部分革命党人主张暴动,而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等却联合立宪派谋“和平独立”。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(1911.11.5—13)各界代表在咨议局三次集会,最后在完全接受山东巡抚孙宝琦条件的基础上,宣布山东独立,由孙任都督。此举实受袁世凯默许和牵制。二十六日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,即亲自出面要求孙取消独立,孙遂于十月四日宣布取消“独立”。
清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后,山东部分革命党人主张暴动,而同盟会山东主盟人徐镜心等却联合立宪派谋“和平独立”。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(1911.11.5—13)各界代表在咨议局三次集会,最后在完全接受山东巡抚孙宝琦条件的基础上,宣布山东独立,由孙任都督。此举实受袁世凯默许和牵制。二十六日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,即亲自出面要求孙取消独立,孙遂于十月四日宣布取消“独立”。
书名。清陶煦撰。二卷。咸丰十年(1860)太平军进攻贞丰里(即周庄古名,今属江苏昆山),陶氏与都司费玉成办团练顽抗。后据闻见成此编。详于贞丰里战事始末,兼及元和、吴江两县战事,对李秀成在苏州拙政园建王
官名。北魏置。见于《魏书·车路头传》,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均未见。
?—947五代时光州(治今河南潢川)人,又名宏义、宏达、达、孺赟。仕闽惠宗,为元从都指挥使。景宗时,叛奔福州,投朱文进。天德三年(945),据福州,拥立神光寺僧卓岩明为帝。寻杀之自立,向南唐称藩。次年
①官署名。唐代御史台三院之一,为监察御史办公之所。院有都厅,为诸监察御史会话之所;又有吏察厅、礼察厅、兵察厅、刑察厅等,知馆驿使、监察使者亦各有厅;察吏、礼部兼监察使者为同僚之冠,谓院长。五代迄宋御史
见“钦差”。
晋、南朝方言。即者个。犹今言这个。阿,发语辞;堵,从者声,义得通借,随其所指,理俱可通。语出《晋书·王衍传》,衍疾妻郭氏极贪鄙,故口不言钱。郭氏欲试之,令婢以钱绕床,使不得行。衍晨起,见钱阻道,谓婢曰
官名别称。北魏孝文帝自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迁都洛阳(今属河南)后,以北方酋长及侍子畏暑,乃允其秋朝洛阳,春还部落,如鸿雁寒则南飞,暖则北还,故时人谓之“雁臣”。
杂志名。清宣统元年七月十五日(1909.8.30)在北京创刊。月刊。邮传部机关公报,张嘉璈、薛大可编撰。专刊邮传部折奏、公牍、法制、约章、报告,兼刊论说、译丛。已知二年十二月发行到第三十期。
?—250三国时涿郡(治今河北涿州)人,字子弃。初依渔阳王松,说松附曹操。建安十年(205),操辟为参司空军事,后迁秘书郎。魏文帝时,为中书监,加给事中,掌机密。明帝时,加散骑常侍,进爵西乡侯。善书檄
971—1029北宋赵州宁晋(今属河北)人,字用之。补殿前承旨,稍迁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。景德初,契丹南下,从真宗亲征澶州,奉命使契丹军,折其割地之请,许以岁币,定和议而还。擢东上閤门使,赐第京师。景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