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琰
东汉末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北)人,字季珪。年二十九从郑玄受学。袁绍辟为骑都尉,曾谏绍守境述职,不听,遂败于官渡。曹操平河北,辟为别驾从事,劝操先存问风俗,而后校计甲兵。历仕西、东曹掾,与毛玠并典选举,为时论所称。建安十八年(213)为尚书。不以曹植为己姻戚,劝操立丕为太子,迁中尉。尝荐杨训于操,有告发琰与训书傲世怨谤,乃罚为徒隶,旋自杀。
东汉末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西北)人,字季珪。年二十九从郑玄受学。袁绍辟为骑都尉,曾谏绍守境述职,不听,遂败于官渡。曹操平河北,辟为别驾从事,劝操先存问风俗,而后校计甲兵。历仕西、东曹掾,与毛玠并典选举,为时论所称。建安十八年(213)为尚书。不以曹植为己姻戚,劝操立丕为太子,迁中尉。尝荐杨训于操,有告发琰与训书傲世怨谤,乃罚为徒隶,旋自杀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。县令所属各专职啬夫的通称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金布律》:“官啬夫免,效其官而有不备者,令与其稗官分,如其事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
1629—1701明末清初苏州常熟(今属江苏)人,字遵王,号也是翁。明诸生,入清不仕。曾随族曾祖钱谦益学诗文,甚受赏识。致毕生精力于采集遗书秘籍,抄校宋元精椠。家富图籍,中多古本。而最珍贵者当推明末赵
战国官名。掌符信之吏。《墨子·号令》:“为符者曰养吏一人。”孙诒让閒诂:“养吏,吏掌养为符信者。”
书名。署名第一伤心人,不著刊印地点,实为清同治年间湖南著名的反洋教首领周汉等人化名撰写刊布。分上中下三卷及附卷,内容包括恭录圣谕广训、前序、后序,天主邪教集说,天主邪教入中国考略、辟邪论、杂引、批驳邪
五代前蜀筑。在今陕西凤县东北。周显德二年(955),王景伐后蜀,与后蜀将李廷珪等战于威武城东,即此。
?—前832西周时陈国国君。约公元前854—前832年在位。名宁。陈慎公之子。时周厉王无道,被国人放逐,共和行政。死后子孝继位。
明永乐初,四川金川寺僧哈衣麻衣防御黄毛番有劳绩,赐号金川演化禅师,授银印,传徒世袭,管寨十五。清顺治七年(1650)卜尔吉细降清,仍袭原职。授演化禅师印,免纳税银粮马。
官署名。元至正二十六年(1366)置于孟津县(今河南孟州市南)。
西汉千乘(今山东高青东)人,字和伯。师事伏生,为《今文尚书》欧阳学创始人。传兒宽,宽传欧阳生子。世代相传,至其曾孙欧阳高,立为博士。高亦称欧阳生,字子阳,有著作,已佚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载有《欧阳章句》
官署名。元代中统五年(1264)置,招集析居、放良、还俗僧道等户,习各种匠艺,从事造作,秩正四品。至元九年(1272),升正三品。大德十一年(1307)改缮珍司。后改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