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廷尉平”。
官署名。宋代养马机构。宋初有左右飞龙院,太平兴国五年(980)置天驷监。雍熙二年(985),改左、右骐骥院。分设左、右二使,后改设监官,为堂除差遣。咸平三年(1000),令隶群牧司。元丰改制,改隶太仆
400—455南朝宋南兰陵(治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宋孝懿皇后弟子。少未知书,侵暴邻居,人患而恨之。后乃折节,好书史,遂有令誉。元嘉三年(426)为青州刺史。八年,闻檀道济北伐南归,惧北魏军至,欲委镇保
?—410柔然政权建立者。晋太元十六年(391)父缊纥提为拓跋珪击破,被徙云中(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)。十九年弃父西逃,投奔伯父匹候跋。后杀匹候跋,北渡大漠。北魏天兴五年(402),并高车、匈奴余部,统
全称《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》。今存陕西礼泉昭陵博物馆院内李勣墓前。唐仪凤二年(677)刻。高宗李治撰文并书。行书三十二行,行约五十九字,字行无横栏。碑下部磨灭,大部分可识,高宗习王羲之书,
地名。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四十里裴村。相传本秦始祖非子之后所居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一上》:“非子之支孙封乡,因以为氏,今闻喜城是也。”
唐武德二年(619)置。治凉州城(今甘肃武威市)中。属河西节度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管兵三万三千,马万三千匹。本赤乌镇,有青赤泉,名焉。军之大者莫如赤水,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,前拒吐蕃,北临突厥。”开元
官制用语。宋代选举制度之一。北宋前期,文臣京官至三师,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、通事舍人至横班,宗室率府副率至侍中,以及宦官,皆依一定秩序升迁,称为叙迁。
湖一作胡。南朝宋以湖县改名。治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西南。《隋书·柳雄亮传》:北周武帝时“迁湖城令”,即此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为阌乡县,唐乾元元年(758)改为天平县,大历四年(769)复为湖城县
官署名。汉制,郡国之粟或存本郡,或漕运京师、他郡,漕曹职主其事。《巴郡太守张纳碑》有漕曹掾及左右史各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