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御器械
官名。北宋初,皇帝选三班使臣以下或内侍武士亲信者为卫士,以防不虞,赐佩带櫜鞬及御剑,称御带。咸平元年(998),改称带御器械,选诸司使副充任。掌轮番宿直,或出领外任。景祐二年(1035),令以六员为额。庆历元年(1041),以历边任有功者补阙员。元丰二年(1079),命遇独员,差内侍押班兼权。南宋沿置。乾道六年(1170),令立班在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之下。
官名。北宋初,皇帝选三班使臣以下或内侍武士亲信者为卫士,以防不虞,赐佩带櫜鞬及御剑,称御带。咸平元年(998),改称带御器械,选诸司使副充任。掌轮番宿直,或出领外任。景祐二年(1035),令以六员为额。庆历元年(1041),以历边任有功者补阙员。元丰二年(1079),命遇独员,差内侍押班兼权。南宋沿置。乾道六年(1170),令立班在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之下。
见“漕试”。
603—626唐高祖(李渊)第四子,小字三胡。大业十三年(617),李渊起兵反隋,留镇太原。唐武德元年(618),封齐王,任并州总管。好游猎,侵渔百姓。二年,刘武周进逼太原,弃城逃回长安,自此不单独领
清代纂修皇帝起居注之机构,又称“起居注衙门”。隶翰林院。康熙九年(1670)设。五十七年裁,以其事归内阁。雍正元年(1723)复旧。额设日讲起居注官,满十人,汉十二人,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詹事府詹事照例兼
指官员告老辞官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有“大夫七十而致仕”之说。汉代无年龄规定。宣帝时,韦贤为相五岁,年七十余,以老病乞骸骨,赐黄金百斤,罢归,加赐第一品。丞相致仕自此始。致仕后待遇为皇帝褒赏,并非定制。东
①册命,锡命。《颂鼎铭》:“尹氏授王命书,王呼史虢生册命颂。”《周易·师》:“王三锡命。”②任命,委命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。”③官秩称谓。历代官秩品级一般称“品”。西魏
清代内务府所领官庄中之一种民户。职司种靛。每丁给地五十六亩,征水靛一万觔,交广储司备用。
?—前207秦末人。战国末年曾为楚令尹。秦末农民起义后,随项梁起兵,曾劝梁戒骄惰,梁不听,卒至兵败身死。二世三年(前207)被义帝任为上将军,号卿子冠军,率项羽、范增等举兵救赵。至安阳(今属河南)饮酒
?—805唐京兆武功(今属陕西)人。与弟衮、弁聚书至二万卷,手自刊校。著有《会要》。
官名。南朝宋置。唐代属司农寺,每屯置屯主一员,属官有屯副、主簿、录事、府、史等。掌劝率营农、督敛地课。
①(?—52)即郭圣通。东汉真定槀(今河北藁城西南)人。光武帝皇后。父郭昌,为郡著姓,母为真定恭王女。刘秀击王郎至真定,纳之。建武二年(26),子彊为皇太子,因得立为皇后。其后宠衰,数怀怨望,十七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