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平乐银山岭战国墓

平乐银山岭战国墓

约战国中、晚期少数民族墓葬群。位于广西平乐张家乡境内银山岭西北麓。墓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。1974年在此发掘战国墓一百一十座,各墓排列有序,皆属中、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,其中八十七座墓底设置腰坑,腰坑内放陶器一件。或棺椁俱备,或仅有棺。随葬品主要有铜兵器、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三类。铜兵器系剑、矛、镞相组合。生产工具主要是铁锄、铜或铁制刮刀相组合,共有七十三座墓出土铁锄,总数达八十九件。铜兵器与金属生产工具并出的墓共有三十座,但有铜兵器的墓不出陶纺轮,出纺轮者不出铜兵器。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,最普遍的是鼎、杯、盆或杯、盆的组合。随葬品中的扁茎铜短剑、双肩铲形钺、刮刀以及某些陶器纹饰,具有浓厚地方色彩。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江淮地区楚墓出土器物相近。一般认为此墓群属于古越族一支,或说即西瓯人。

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青铜兵器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权

    ?—240三国时巴西阆中(今属四川)人,字公衡。本为益州牧刘璋主簿,因谏刘璋勿迎刘备入蜀,出为广汉长。后备袭取益州,遂闭门坚守,至璋降后始出。因张鲁为曹操所败,走巴中,乃进言汉中不可失,备遂以为护军,

  • 木讷斋文集

    书名。元王毅撰。五卷,附录一卷。毅,龙泉(今属浙江)人,字刚叔。初游京师,被荐为经筵官,不就,南还乡里。至正十四年(1354)率兵镇压贵溪农民起义军,兵败,后被县尹杀害。此集为毅殁后其门人所辑。凡文四

  • 上源驿

    在唐汴州城(今河南开封市)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四年(884)李克用至汴州,“朱全忠请入城,馆于上源驿”,即此。

  • 陶梁

    1771—1857清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,字凫芗。嘉庆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,纂修《皇清文颖》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)以知府发直隶,补永平,调正定。道光四年(1824)擢清河道,署按察使,旋因过失坐

  • 越南亡国史

    篇名。清梁启超撰。载《饮冰室丛著》,商务印书馆排印。此篇系梁氏寓日时据越人巢南子所述编辑,主要内容有:越亡原因及事实;国亡时志士小传;法人困弱愚瞽越南之情状及越南之将来诸项。

  • 苏业

    即“苏尼”。

  • 思毛

    地名。在今云南南部。明属车里宣慰使司。清置思茅厅,属普洱府。今为思茅地区首府。

  • 濆水

    汝水的岔流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汝水又东南径奇頟城西北,今南颍川郡治也。濆水出焉,世亦谓之大水。”即今河南郾城县、商水县间沙河。

  • 谈天三友

    指清嘉庆间焦循、汪莱和李锐三人为友,共同探讨天文、数学问题,故名。罗士琳《续畴人传·李锐传》后论曰:“尚之(李锐字)在嘉庆间与汪孝婴(莱)焦君里堂(循)齐名,时人目为谈天三友。然汪期于引申古人所未言,

  • 莫贺城

   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在此置瑶池都督府,不久改置沙钵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