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引年

引年

①传说夏、商、周的养老制度。对年老而贤明者加以尊养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凡三王养老,皆引年。八十者,一子不从政;九十者,其家不从政。”②官制用语。官员已到或未到致仕年龄,自认为精力已衰、昏老不能胜任职务,或者自愿退居就闲,援引七十岁致仕之例求退,称为引年,亦作引年致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夷蒐之法

    春秋时晋国赵盾制定的法。晋襄公七年(前621),蒐于夷(今地不详),恢复三军,以赵盾为中军之帅,赵盾“于是乎始为国政,制事典,正法罪,辟狱刑,董逋逃,由质要,治旧夸,本秩礼,续常职,出滞淹,既成,以授

  • 赵全

    ?—1570明山西阳和(今阳高)人。原为大同左卫(今左云)士兵。嘉靖三十三年(1554)逃入蒙古土默特部,受俺答汗重用。统治板升地区汉民,发展农业生产;助俺答汗制作攻城器具,引导劫掠山西州县,被授予“

  • 义曹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、右卫率所领勋卫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太子左、右卫率为左、右侍率时置,唐武德元年(618)复名勋卫。

  • 中军都督

    官名。统兵武官。三国吴以全尚任卫将军督中军。十六国前秦、北魏皆置。北魏有中军大都督、中军副都督、中军四面大都督等名目。明代立五军都督府,其中军都督,正一品。

  • 案钞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置,属尚书省,由右司郎中、员外郎主管,掌右司有关文案。

  • 茹法珍

    ?—502南朝齐会稽(治今浙江绍兴)人。东昏侯时,为制局监,又兼外监,捉刀称敕,时称“御刀”,权夺人主。与梅虫儿等七御刀号称“八要”,皆口擅王言,权行国宪,佐成东昏之昏乱。及萧衍平建康时,被杀。

  • 金吾将军

    明散阶称号。武官正二品升授之阶。

  • ①古国名。即“郐”。②一种特殊集市。有固定的集期和集场。如唐以来所形成的庙会即其中之一种。又如,宋咸平五年(1002),党项人李继迁在灵、夏二州党项人屯聚的赤沙川(今宁夏盐池西北)、橐驼口(今陕西神木

  • 骨朵

    打击兵器。棍棒之属,多用于宋元。宋宋祁《宋景文公年记》:“关中谓大腹为胍��,后讹为骨朵。”以铁或坚木为杆,首如蒜头,也有多刺如蒺藜者,故亦各称其为蒜头、蒺藜。

  • 蛮秦

    见“马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