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弘略
元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,字仲杰。张柔第八子。宪宗五年(1255),权顺天万户。中统二年(1261),继柔任顺天路管民总管,行军万户。李璮之变后,解兵职。至元元年(1264),入宿卫。三年,佐父筑大都,为宫城总管。十三年,任淮东道宣慰使。十六年,迁江西宣慰使,镇压饶州(今江西波阳)起义。二十九年,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。
元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,字仲杰。张柔第八子。宪宗五年(1255),权顺天万户。中统二年(1261),继柔任顺天路管民总管,行军万户。李璮之变后,解兵职。至元元年(1264),入宿卫。三年,佐父筑大都,为宫城总管。十三年,任淮东道宣慰使。十六年,迁江西宣慰使,镇压饶州(今江西波阳)起义。二十九年,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。
一作鄙人。西周、春秋时居住于国都以外的农民,其身份比住在国都(六乡)以内的国人为低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(晋公子重耳)出于五鹿,乞食于野人,野人与之块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无君子莫治野人,无
封建统治者战争得胜所获俘囚,向宗庙、社稷行献俘礼,再行受俘礼。清制,献俘之次日,皇帝受俘于午门楼。
唐宋时说唱艺术形式。说话即讲故事。中唐时,有说《一枝花话》者,话本韵白相兼。今存敦煌写本卷子《庐山远公话》为唐说话话本。宋人说话艺术发达,职业艺人不仅在城市瓦肆勾栏中正式演出,且于乡村集镇流动卖艺。说
即“罗罗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兵器的贮藏、保管,属库部尚书。《魏书·和其奴传》:“(和天受)初为内行令,太和六年(482),迁弩库曹下大夫。”太和改制罢。
?—1454明时瓦剌贵族。也先重臣。领有平章、特知院等衔。明英宗被俘后,奉居其营,力主议和及送回英宗。后卒于内讧。
在今青海东部和甘肃西南部交界处。《书·禹贡》:“西倾、朱圉、鸟鼠,至于太华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“西顷山”,《北史·吐谷浑传》作“西强山”,《水经注》、《元和郡县志》作“嵹台山”。呈西北一东南走向,洮
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、喀木(一译康)四部。卫、藏均系藏语的音译,通见于清代文书;元、明译为乌思藏。据《西藏志》,卫藏西以三桑(今桑木桑)与阿里为界,东约以拉里(今嘉
534—560即宇文毓。北周皇帝。公元557—560年在位。小名统万突。宇文泰长子。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),封宁都郡公。恭帝三年(556),授大将军,镇陇右。次年,周孝闵帝为宇文护废杀,立为天王,权
诗体名。亦称古诗、古风。与唐近体诗相对而言。产生较早,不拘句数,没有格律限制,形式比较自由,语言接近口语。常见的有四、五、七言,也有三、六言或杂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