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若
战国时秦国人。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(前314),封公子通为蜀侯,置巴郡,命他为蜀国守,移秦氏于蜀。后与张仪建成都城(今属四川)、郫城(今四川郫县)、临邛城(今四川邛崃),城设盐铁市,列肆,与咸阳同制。秦昭王杀蜀侯绾,留他为蜀守。曾助秦将白起攻楚,取筰(治今四川汉源东南)及江南之地(今金沙江以南地区)。
战国时秦国人。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(前314),封公子通为蜀侯,置巴郡,命他为蜀国守,移秦氏于蜀。后与张仪建成都城(今属四川)、郫城(今四川郫县)、临邛城(今四川邛崃),城设盐铁市,列肆,与咸阳同制。秦昭王杀蜀侯绾,留他为蜀守。曾助秦将白起攻楚,取筰(治今四川汉源东南)及江南之地(今金沙江以南地区)。
篇名。唐吕才著。系其刊正的《阴阳书》的叙言,收入《旧唐书·吕才传》。为驳斥《葬书》的阴阳术数迷信而作。以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为依据,说明人的富贵官品不是取决于先辈安葬的时日和地点,而决定于后天
明代税课之一。福建海澄为充实军饷而对海外贸易船只与货物所征之税。始于万历三年(1575),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,岁额六千两。除引税外,又有*水饷、*陆饷和*加增饷。次年,岁额逾万金。十一年所征二万
西汉濮阳(今河南濮阳西南)人。汲黯之弟。武帝时为九卿。元封二年(前109),河决瓠子二十余岁,梁楚之地连年饥荒,遂奉命与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。自后梁楚之地无水灾之害。
皇帝之诏书。十六国时,后赵主石虎与皇后在邺城戏关马上为诏书,用五色纸,衔于木制凤口中。侍人放数百丈绯绳,辘轳回转,凤则飞下,谓之“凤诏”。后世凡大礼则沿用。
元至元中以唐、宋羁縻筠、连州置。治腾川县(今筠连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县地。属永宁路。明洪武初废腾川县入州,又降州为县。
书名。明钱士升撰。六十八卷。作者因《宋史》繁冗,故取南渡以后事迹删繁就简别为一书、本纪七卷,列传六十一卷。其所刊削者不过奏疏与所历官阶,既无增添事实省约繁冗词句之处,又无剪裁鎔铸自成义例之功。列传多分
书名。清末王之春编。二十卷。系据谕折、中西著述等有关资料编成。前十八卷按年月记顺治元年(1644)至同治十三年(1874)清朝对外交涉事。附编二卷,述荷、英、法、美等国势力消长及西方东侵之势;分篇论议
隋大业三年(607)改峡州置。治夷陵县(今宜昌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、县地。唐武德初改为峡州,天宝初又改夷陵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峡州。
秦汉乡官佐吏。职掌协助有秩或啬夫,治理民事与征收赋税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曰:“又有乡佐,属乡,主民收赋税。”南朝宋亦置,列乡官之首。
官署名。元代置,属宣徽院官制。秩正四品。掌行在帷幕帐房陈设之事,牧养骆驼,供进爱兰乳酪。至元十七年(1280)升尚舍监,秩三品。至大元年(1308)改为寺。延祐三年(1316)复降为正四品。定置太监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