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徐扬

徐扬

清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字云亭。工人物、界画、花鸟、草虫。乾隆十六年(1751)高宗南巡至苏州,以监生献画,命充画院供奉。后赐举人,官至内阁中书。乾隆间成《盛世滋生图》,亦称《姑苏繁华图》,较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内容尤为丰富。又完成《南巡图》十二卷巨作。《石渠宝笈》著录其作品三十五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省尚书事

    参与审核评议军国政务的一种职衔。三国吴置,地位略低于录尚书事、平尚书事,亦宰相之任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是仪传》:“迁偏将军,入阙省尚书事,外总平诸官,兼领辞讼。”西晋惠帝时曾令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

  • 余无之戎

    古族名。又称徐吾氏。在今山西屯留西北。商末文丁四年,周人曾加以征伐,得胜(见《竹书纪年》)。春秋时仍存。周定王十七年(前590),周伐茅戎,为徐吾氏所败(见《左传·成公元年》),杜预注认为是茅戎的别支

  • 羌笛

    中国古老羌族牧人发明的一种乐器。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。秦汉以前,羌人散居游牧于河湟一带,因当地不产竹子,用羊腿骨或鹰翅膀骨制成。早期的羌笛是一物两用,既可吹奏亦可作策马赶羊的工具,只有三、四个按孔。经过

  • 通变论

    《公孙龙子》篇名。旨在解说名实变化之“当”与“不当”,故名。以“二无一”为全篇宗旨,认为“不同类”之“二”不能“相与”、混合而为“一”。以右与左、牛与羊、白与青、金与木等为例,说明二者之不同“类”,混

  • 扎剌儿

    又译札剌亦儿、押剌伊而、札腊尔。蒙古部的一支。原居于怯绿连河,分为察哈、朵郎吉等十部。辽置阻卜札剌部节度使司,为辽北边属部。扎剌儿人因遭辽军袭击,逃往蒙古莫拿伦牧地,杀死莫拿伦全家,仅长孙海都得免。后

  • 吉里迷

    古部落名。亦称吉烈灭、乞烈迷、乞烈宾。金对黑龙江入海处诸族的泛称。唐称郡利,在黑水部(今伯力)北行十日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金之壤地封疆,东极吉里迷、乌底改诸野人之境。”元仍之,居近黑龙江口及库页岛

  • 马军行司

    南宋军事机构名。乾道七年(1171)侍卫马军司军移屯建康府(治今江苏南京),因设司于行在临安(治今浙江杭州)之外,故称马军行司,迄南宋后期不变。

  • 赵善政

    唐云南宁北(今洱源邓川)佉逸塝人。唐末任南诏清平官。五代后唐天成三年(928),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杀大长和国郑隆亶后,被拥为国主,改国号大天兴国。次年,干贞又赂结诸臣,废善政自立。

  • 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

    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订颁布。共十款。主要内容为中国留日学生毕业后,须经中国出使大臣总监督考察,合格者咨送回国。各级学堂毕业生有优等文凭者,分别给以拔贡、举人

  • 马坎

    地名。在今贵州遵义县西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州杨氏,镇雄兵拔大夫关,直抵马坎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