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必烈
即“元世祖”。
即“元世祖”。
在今江西吉安市南赣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“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”,即此。
官库名。北宋大观间置。分东西二库,东库收储细软、香药等物,西库贮钱。
?—1666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领。授制将军,加都督衔。崇祯十七年(1644)克北京后奉命南下守淮安,不久为南明所败。后降清,授一等子,官至湖广提督。
十六国时汲郡林虑(今河南林州)人。十二岁出家,博通佛儒经书,深为后秦姚兴所叹重,敕入逍遥园,依鸠摩罗什参正详译佛经。初讲《中论》、《法华》,极受罗什赞叹。曾与来长安之狮子国(今斯里兰卡)婆罗门学者辩论
辽代官名。又作马步。为县令之副职。原称达刺干。太宗会同元年(938)改称麻普。
西汉巴郡阆中(今属四川)人,姓落下,名闳,字长公。精通天文历算。武帝时曾任太史待诏,参与制订《太初历》。其“运算转历”之法与邓平相同,并称精密。《太初历》即采用其法。
1797—1870清浙江海宁人,字金门,号辛木。道光进士。官户部贵州司主事。后引疾归,潜心著述,曾主江苏通州(今南通)敦善书院讲席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刊印所著《钞币论》,反对“以纸代钱”和废银用
原名《中西和好贸易条约》,亦称《中西天津条约》。西班牙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。同治三年九月十日(1864.10.10),由总理衙门大臣薛焕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西班牙使臣玛斯(Sinibaldo d
①西夏军官。为第一等,有副统辅佐。②明英宗年号(1436—1449)。凡十四年。
明时僰人一部分。分布云南临安府石屏州、嶍峨(今峨山)、蒙自等处。参见“僰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