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郑国与韩国的城址。位于河南登封告成镇东北的平坦高地上。1977年5月发现。春秋与战国早期曾属郑国,据《史记·韩世家》,韩文侯二年(前385)“伐郑,取阳城”。城垣呈长方形,夯土筑成,南北长约2
清乾隆十三年(1748)改洮州卫置。治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。1913年改为临潭县,1952年移治旧城,即今县。
清代封赠孔子后裔称加荣。孔子后裔,本支嫡长封衍圣公。其承袭事宜由山东巡抚具题,吏部复行。
历(歷)即“高昌行记”。
宫廷卫士之代称。因卫士皆著黑衣,故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触龙谓赵太后曰:“老臣贱息舒祺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怜爱之,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,昧死以闻。”泷川资言考证:“黑衣,皂衣也。卫士之服。”
即今湖北鄂州市西北入长江之樊溪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汴将“朱友恭为浮梁于樊港,进攻武昌寨,……遂取黄州”,即此。
1434—1527明河南洛阳人,字希贤,号晦庵。天顺进士。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)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。弘治十一年(1498)代徐溥为首辅。敢直言,屡疏节财用、罢斋醮、禁乞盐。武宗即位
明洪武二年(1369)分河南、山东两行中书省置北平行中书省,简称北平省。治北平府(今北京市)。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。永乐元年(1403)罢布政使司,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。十九年又罢行部,直隶六部。参见“
书名。唐陆羽撰。三卷,十篇。“一之源”,记茶的生长与特征;“二之具”,记采茶所用工具;“三之造”,记采茶的季节、时刻、晴雨等;“四之器”,记茶的加工及用器;“五之煮”,记蒸煮的方法;“六之饮”,记饮茶
一作白兽幡、白武幡。符信名。古代画白虎于旗上以示威信,用作传布朝廷政令及军令。三国魏已有,晋、南北朝沿之。晋武帝每出入,陈勰持白虎幡在乘舆左右,示帝王之威仪。南朝宋元徽二年(474),桂阳王刘休范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