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

①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北戚城故址。《春秋》文公元年(前626):“公孙敖会晋侯于戚”,即此。西濒黄河,为晋、郑、吴、楚等国交通要道。②斧的一种,小于斧。多用为礼仪之器,行于商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酒

    ①按照正式礼仪举行的酒宴。据《汉书·叔孙通传》,汉高帝七年(前200)长乐宫成,诸侯群臣朝十月,“礼毕,尽伏,置法酒”。颜师古注:“法酒者,犹言礼酌,谓不饮之至醉。”②按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,亦称官法

  • 郁秩县

    西汉置。治今山东平度市,属胶东国。王莽时改胶东国曰郁秩,当移国治于此。东汉建武六年(30)更封冠军侯贾复为胶东侯,食郁秩等六县。后改为胶东县。

  • 哈阑真沙陀

    哈阑真又译哈剌哈真、合兰只、合剌合勒只惕。约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境。金泰和三年(1203)春,克烈部汪罕伪许婚约,请铁木真赴宴,欲乘机杀害。谋泄,汪罕发兵袭铁木真,大战于哈阑真沙陀。铁木真部寡不敌

  • 梁邹城

    即今山东邹平县;一说在今邹平县北。原为梁邹县治,西晋永嘉后县废。东晋末、南朝宋在此置戍。《资治通鉴》:元嘉二十八年(451),“青州民司马顺则自称晋室近属,聚众号齐王。梁邹戍主崔勋之诣州。五月乙酉,顺

  • 邦君

    周代称诸侯国君。《梁其钟铭》:“梁其身邦君大正,用天子宠。”《尚书·酒诰》:“我西土棐徂邦君、御事、小子,尚克用文王教,不腆于酒。”

  • 染院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,改染坊置,分东、西二院,隶少府监,掌染丝枲布帛。咸平六年(1003),并为一院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或内侍一人为监,三班使臣一人为监门官。

  • 定远县

    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)置。治今安徽定远县东南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临濠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名定远县。属濠州。天宝四载(745)移治今定远县。南朝梁为定州、定远郡治;北齐为广安郡治。元末红巾

  • 桂春

    清末满洲正蓝旗人,字月亭。曾任山东粮道、甘肃按察使等职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入值总理衙门。次年授太常寺卿。二十六年迁内阁学士,升礼部右侍郎,旋改户部左侍郎。二十八年调仓场侍郎。宣统三年(1911)

  • 白望

    唐德宗时,主宫市、派往市场低价强购、攘夺人民资财的太监。《资治通鉴》唐德宗贞元十三年(797):“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。”胡三省注:“白望者,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,白取其物,不还本价也。”

  • 别驾

    官名。(1)亦称别驾从事、别驾从事史。汉代州部佐吏。因从刺史行部,别乘传车,故谓之别驾。据应劭《汉官仪》,元帝丞相于定国以州大小定吏员,治中、别驾、诸部从事各一人,秩皆百石。秩虽轻,职却重,有“其任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