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政
①指执掌国政的大臣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,是先王无刑罚也。”②专指宰相以外的执政大臣。宋代指参知政事、枢密使、枢密副使、签书枢密院事、知枢密院事、同知枢密院事、尚书左丞、尚书右丞、中书侍郎、门下侍郎等,地位仅次于宰相。金代指尚书左、右丞与参知政事,元代指中书左、右丞与参知政事,皆为副相。
①指执掌国政的大臣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,是先王无刑罚也。”②专指宰相以外的执政大臣。宋代指参知政事、枢密使、枢密副使、签书枢密院事、知枢密院事、同知枢密院事、尚书左丞、尚书右丞、中书侍郎、门下侍郎等,地位仅次于宰相。金代指尚书左、右丞与参知政事,元代指中书左、右丞与参知政事,皆为副相。
地名。又名振董。在今云南江城西南与景洪东北交接处。元至正七年(1347)于此置耿冻路。
即奏案。见“奏狱”。
官署名。元延祐三年(1316)由出蜡局改置。秩从五品。隶工部诸色人匠总管府,掌出蜡铸造工匠。置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汉代纬书称天地生成前的最后阶段。唐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引《易纬·乾凿度》,认为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,经历太易、太初、太始、太素诸分化演变阶段。“太素者,质之始也”。此时万物素质基本形成,为天地出现前的最后
日本人。遣唐使节。大历十三年(778,宝龟九年)任送唐客大使,护送唐使孙兴进归国。次年,出发赴唐。建中二年(天应元年,781)归国。后历官兵部大辅、民部大辅、上总守。
清末民初上海学生团体。由陈绍虞、姜麟善等发起,宣统三年十一月(1911.12)成立,设社长一人,总干事员、会计、书记若干人。以“劝国民协助军饷,开导社会为宗旨”。采用宣讲和印发传单等方式,发动各界群众
历法名词。(1)每世纪中以十年为期的时段名称,如三十年代、八十年代等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通常指1980—1989年,即以出现80年为八十年代之始;但没有“零十年代”、“一十年代”。而把1900—190
前542—前480春秋末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)人,仲氏,名由,字子路,又称季路、季子。孔子弟子。为人勇武,信守承诺,忠于职守,擅长政事,曾助孔子“堕三都”,随孔子周游列国。孔子说:“自吾得由,恶不入于耳
官名。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以父德任为辇郎。”颜师古注引服虔曰:“辇郎,如今引御辇郎也。”即侍奉皇帝车马出行的郎官。
西晋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,字安期。弱冠知名。惠帝永宁初,为骠骑参军。八王之乱时,避难南下,迁司空从事中郎。东海王越镇许,以为记室参军。迁东海太守,政尚清净,不为细察。寻去官,至建邺(今江苏南京